1
本文授权转自公众号:海那边(yiminhnb)
1
一个村庄的三十年轮回
------
从前,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终于决定让外地人来村子里投资建厂了,为了顺利赚到外地人的钱,这个村庄开始也模仿着发行了新的货币,简称村币。
赚钱的模式一开始是这样:外地人先把外币换成村币投入到村庄,村庄的工厂再把商品卖到外地,换回来大量外币,然后对应着外币再印刷同等价值的村币发给村民。
这样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村庄发展成了大城市,但外地人投资的也减少了,于是村委会用这些年的积蓄去购买外币,然后在印刷成同等价值的村币,以极低的代价借给村民,希望他们拿着这些本钱再去创业,持续发展。
可是,村民们早就不愿意去赚辛苦钱了,纷纷把钱拿去赌马,有些人一晚上赚的钱比以前苦干十年还多。
此时外地人发现,这个村不但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少了,大批人还拿着村币来换外币,于是村币开始贬值了,越贬值村民们越换,越换就越贬值,这个村眼看着就要被打回原形。
2
资本家常有,而企业家不常有
------
以上这个村庄的故事与我们的现实有所相似,但人民币走到今天,绝不是像这个故事里说的这么简单。现实比起故事来,更加错综复杂,满是狗血。
著名财经作家叶檀写过一篇文章,《这究竟是一个企业家的时代,还是资本家的时代?》,在文中她说:“那么中国呢,没有完成工业化,企业家依旧是稀缺资源,已经急着变成投资家甚至投机家了,企业家将日益凋零。这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不可承受之重。”
叶檀的文章在现实中国是有着真是案例的,网上曾经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一家制造型企业,理财投资占了60%以上的利润,已经超过了制造主业。资产负债表上价值高达百亿人民币的大量境内理财信托投资靠的是大量境外美元贷款支撑,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凭借母公司在国内银行开出的美元信用证担保,从海外银行获得短期美元贸易贷款。
然后海外子公司把获得的美元资金以各种方式汇入国内,提供给母公司在国内投资获利。这样运作起来回报率至少在20%以上。在实业越来越艰难的时候20%是非常可观的。难怪这个公司的老总认为这是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新业务,大力拓展。
这种行为被称之为“套利”。套利在本质上是资本逐利,并没有对错。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就举了30多个企业家的例子。套利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跨市场的套利,四川的橘子很便宜,北京很贵,把橘子从四川运到北京就赚钱,这样的企业家就是商人。
第二种是跨时套利,比如说预计明年某种产品会变贵,那么现在开始储存,或者现在开始生产,到明年就赚钱。
第三种套利就是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套利,比如有好多人无所事事,但有好多产品供不应求,你只要把这些无所事事的人组织起来从事生产,那么你就可以赚钱。过去30年大体就是这样,但这个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因为套利的空间在传统产品市场都饱和了。
所以中国下一步的关键是企业家能不能从套利行为转向真正的创新,这是中国经济最为渴求的。
我们这个时代,比起更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投机资本家,我们更需要的是能够办实业、促就业、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
但企业家无法培养,需要在适合创新的环境中,才会产生创新型的实业家。亚当·斯密曾说过,“除了和平、轻赋税和宽容的司法行政外,把一个最原始的国家发展为最大限度繁荣的国家,就不再需要别的什么了。”
要想在我国营造出创新的氛围,出现颠覆性的创新型企业家,政府不仅仅要制定相应政策,更要注重提供有效的产权保护体系,提供一个法治环境,让每个人都有自由思考的空间。
一个企业家要想变成资本家是很容易的,但是资本家却再也不屑像企业家那样辛辛苦苦地赚钱了。如果还不能营造一个利于创新的社会制度,那真是“资本家常有,而企业家不常有。”
3
投机者卷钱跑了
却让所有中国人买单
-----
像上文那家制造企业一样利用“套利交易”盈利的在中国还有很多,正是他们的贪婪,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巨大泡沫,一旦他们看到这个泡沫有破灭的风险,立即掉头逃离,引起一大片羊群效应。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里写到“而更重要的则是,当一个趋势的改变被大家识别出来,投机交易的量有可能经历大规模,甚至是灾难性的增加。”说的正是这样一哄而散的出逃。
据著名金融机构高盛估计,仅2015年一年,中国的资金外流就达1.1万亿美元。
1.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FT中文网特意制作了一个视频,让大家对这个数字有更直观的感受,截图如下:
如今,投机者仓皇而逃,留下一个烂摊子,让全体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人买单。
【请您给本文留言,我们会精选开放评论】
👉优品推荐【请滑动并点击标题查看】
日本超轻老花镜, 轻如纸片百折不断
上一篇:柳岩手撕袁立, 力挺浙卫视节目组, 袁立一句就让她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