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生活文章详情

48小时,在长沙养好这个冬天的膘

2017-11-16阅读 134 一大口美食榜 我要关注



长沙,比你想象中要好吃很多。


火辣的口味菜,温柔的官府菜,精致的农家菜,浓郁的小龙虾,市井的肉丝粉……在长沙,我可以连吃48个小时停不下来。


今年11月24号到26号,岳麓山上红枫满林,长沙城里美食喷香,我们摆好了宴席,准备了两晚君悦酒店,邀请你来跟我们一起寻味长沙。


如果你无法同行的话,我们也特别准备一份长沙吃喝指南,心会跟胃一起走。



第一家:壹盏灯饭庄

口味菜届的江湖领袖



壹盏灯的周总不止一次跟我纠正过,我们做的是长沙菜,不是湖南菜,别去追求大而全。


我第一次去长沙是六月份,空气闷而热,天地如同蒸笼,汗流了蒸发,蒸发完继续流,往复几十次。走到盏灯饭庄的时候,门口还是乌泱泱一片人。排队进店,一个个大块吃肉,大声骂娘,吃的面红耳赤。坐下点单,酸萝卜鱿鱼,鸭掌筋,泡椒牛肉,全是白瓷大碗,碗壁几条青线,碗口红艳艳的一片,热气中已经是一股咸鲜。



我一筷子下去,肉结实有力,先是辣,然后是鲜,最后竟然是一丝甜,先是放了一把大火,烧完后是慈眉善目的温柔,吃得我嘴巴肿如蔡依林,却心甘情愿继续下筷子。


一问下来,原来用得是家传的老坛子腌的泡椒、萝卜,陈年坛子配上新鲜食材,“一树梨花压海棠”,作为青年油腻男子的我忍不住吟了一句纳博科夫——“lolita,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



对了,说起盏灯饭庄这个名字,并不是老板自己起的。二十年前他跟几个朋友在民主西街上开饭馆,无名无姓,却异常火爆,因为门口挂着一盏红灯笼,老吃客就管这家店叫“壹盏灯”。



第二家:公交新村米粉

长沙粉中的及时雨宋江



几年前,长沙美食家郭江写了一篇《长沙米粉点将录》,刷爆了长沙人的朋友圈。他每天清晨走街串巷呷粉,两年间吃了300多家粉店,评出了长沙米粉的108将,在吃上面完美诠释了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的精神。


如果你按照点将录吃,肯定不会错过第一名公交新村米粉,没有那些虚头巴脑,名字即地址,沿着曙光路往公交新村里面望:排着长龙,还不时有长枪短炮闪光灯伺候的那家半露天店铺就是。



几个阿姨分工明确,干净利落,小拇指宽的扁粉下锅即起;高汤大锅,鸡骨和棒骨不断翻滚;十几个铁盆里放着不同的码子,肉丝,还有酸辣、杂酱、牛肉、排骨、红烧肉;外面小桌矮凳,配料自取,剁椒、豆角、黄豆、油渣各来一勺,挤进桌子一角,就开始大口嗦起来。


长沙人吃粉,叫“嗦粉”。一双竹筷翻腾,手好像跟不上嘴巴的动作,米粉裹挟着汤汁奔向口中,声音却没意料中那么响,因为米粉细滑,跟嘴巴产生不了多少阻力,直接鲜鲜美美得钻到胃里,最后大口把汤喝个底朝天,前后不需要5分钟。



在长沙,你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吃到米粉。湘春路上的邋遢粉店,每天晚上九点开业,只做宵夜这块生意,越晚越热闹,招牌雪里蕻酱汁,椒脆鱿鱼,一碗下肚,相忘于江湖;县正街上的周记粉店,24小时营业,一份原汤牛肉粉,点一份老长沙肉饼蒸蛋,把隔壁油条铺的油条掰成五段浸着汤汁吃,暖心暖胃;书院街上的馨砣粉店,从凌晨4点做到早上10点,光头老板麻利得做出一碗碗墨鱼炖肉、山羊肉米粉,清早上班的工作人群和刚刚玩完回来的时尚青年坐在同一张长凳上嗦粉,这样的画面毫无违和感。




第三家:红枫茶楼

最“死脑筋”的餐厅迎来了最好的季节



红枫茶楼这个名字是个悖论,因为岳麓山上的红枫一年只红一个半月,其他时候该绿就绿,该掉就掉,用这个招牌名不副实。


如今秋去冬来,枫林红火,枫叶热情,是最适合来红枫茶馆的时候。


沿着岳麓山,开过师大和湖南大学,来到爱晚亭和岳麓书院之间,沿坡走上一方二层小楼,屋内屋外十几张桌子,几十年如一日地供应可口小菜和山泉水泡开的本地茶叶,连带我来的老食客都说,老板有点“死脑筋”。



泉水鱼、应季蔬菜、辣椒炒肉、咸菜蒸肉,菜式简单,但吃上去第一口就知道,味道对了——蔬菜清甜,肉片多汁。一道泉水雄鱼,先吃肉,再喝汤,最后热腾腾得泡一碗米饭下肚,老板娘,真舍不得让别人知道你。


其实,老板娘也“死脑筋”地跟我说过,她不想做宣传,只想好好服务老客户。




第四家:晴溪莊园

让你回到过去的一顿饭



晴溪莊园做的是组庵湘菜。


对于长沙菜,大家都有两点误解,甚至包括长沙人自己。其一是长沙菜都是辣的,其二是长沙没有高端菜。我有不少长沙朋友,当我问起他们长沙高端菜时,他们会思索半天,然后抬起头问我一句:“徐记海鲜,要吃不咯?”


如果你也有这个迷思,那么我建议你来试试晴溪莊园,位置稍微有点远,在星沙大道上。



组庵湘菜,是由民国大佬谭延闿和家厨们一起琢磨开发出的一系列菜,组庵就是谭延闿的字。


谭延闿当过陆军大元帅,行政院院长,南京国民政府主席,雨打风吹去,世人记住最多的反而是的他撮合蒋介石宋美龄的故事和一道道美妙的菜肴,组庵豆腐,组庵鱼翅,为了方便宴请宾客,他还特别设计了大号的八仙桌和加长的筷子。


在晴溪莊园,你能吃到一道能忆峥嵘岁月稠的组庵豆腐,配合着瑶柱、金钩、火腿、猪脚、凤爪熬煮,如沙似棉,如走在等腰高的草地里。



这里的主理人杨敬伟告诉我,他当年来到晴溪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就带着整整四大箱老菜谱。




第五家:食膳庭院

farm to table 农家菜


湖南最有名的是湖南卫视,湖南卫视的地址在马栏山。


马栏山不仅有名人明星,还有好吃的饭菜,“食膳庭院”就在开福区洪山翠园别墅区里面,外形看上去有点像“农家乐”,却是地地道道的长沙味道。


老板恪守“farm to table”的原则,食材尽量用到最好,还特意开辟了自己的农场和鱼塘。



比如说一道简简单单的擂辣椒,只用最新鲜的樟树港辣椒,辣味克制,有的是香、嫩、脆,回口香蕉般的甜美。



比如一道小炒丝瓜,只用最新鲜的长沙本地丝瓜,绵密的口感让我害怕自己会胀死,因为依依不舍停不了口。



小炒牛肉,同样精彩,肉紧而鲜。


天气渐凉,来这边吃一份清炖牛肉,吃完以后额头微微冒汗,舒服。




第六家:天宝兄弟

一天吃掉一座岳麓山


“无湘不成军”,长沙人吃小龙虾好像打仗一般猛烈,这次推荐的最后一家餐厅,是小龙虾馆子。



长沙人管小龙虾叫口味虾,烹调方式也很有特色,摘头去肠,下油锅过油,加红油爆炒,鲜香火辣。


如果有满满一盆口味虾端上桌的话,无论是光头大汉,性感湘妹,还是斯文眼镜男,广场舞大妈,都会两眼放光,甩开膀子麻利地剥掉虾壳,用几十年的嗦粉功力一吸溜,连汤带肉送入嘴中,一气呵成如同一套少林长拳,战斗力爆棚。小龙虾就像弹药,一盆盆补给,一盆盆见底,虾壳堆积如岳麓山,一场口味虾会战打得酣畅淋漓。



如果给我一个机会选择,我会去芙蓉中路和人民路交汇的天宝兄弟打这场仗。


天宝兄弟的口味虾脱胎于岳阳的天保虾尾,又借鉴了武汉的油焖虾,四川的麻辣虾,江苏的十三香等多种风格,当然,原料一定要好。老板个高而帅气,说话激动时有些不利索,说起店名,他语气里有些自豪:我们是三兄弟一起创业,还有两兄弟把店开到了深圳去,生意也很好。



在这里吃虾,要提前跟手机里工作的、闲聊的、搞对象的打好招呼,因为来不及回复。这里春夏做小龙虾,秋冬做罗氏虾,满满一盆,个大,干净,新鲜,肉弹,浓厚的味道带着一根明亮的筋脉,在长沙的黑夜里,闪烁着温暖的光。




十一月底长沙美食行


十一月24号到26号,枫叶正当时,我们组织了一场长沙美食行,由大口组组长小宽带队,邀请你来长沙做客。好朋友轩尼诗为我们带来了两款美酒——轩尼诗V.S.O.P,轩尼诗X.O。


轩尼诗V.S.O.P包容性强,适口度高,无论街头美食还是高端食材,都百搭百变。



轩尼诗X.O稳重醇厚,饱满而层次丰富,回味甘辛悠长,与五味调和的组庵湘菜配合,优雅中带着馥郁,从市井的轻快中转变成厚重的力量。



枫叶不常有,美食美酒美景的长沙美食行也不常有。有市井气息,有传统湘菜,有火热,有温柔,吃完这三天,不仅会对长沙美食有个立体了解,也能大概摸索出“湘军”的轮廓。这样的长沙美食行,错过,不可惜吗?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至GOEAT购买


文:刀刀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点击标题,在这些文章里了解一大口


吃什么

烤串 | 卤煮 | 肥肠 牛肉面

烧鸟 | 小龙虾 | 煎饼

菓珍 | 桃子 | 冰粉 | 杏仁豆腐


去哪吃

成都 | 上海 武汉 广州 | 台州

南京 | 云南 | 潮汕 | 天津


听故事

大董 | 冯唐 | 董克平 | 侯德成

钱粮胡同 | 三里屯 | 雅宝路 | 胡同


看推荐

Best 100 | 北京小馆 

牛肉拉面 | 潮汕火锅 | 精酿啤酒

吃肥肠 早点 | 涮羊肉 | 冰品  





爱吃的人总会相遇。

上一篇:日餐那么讲究,到底都在讲究什么?

下一篇:招聘|一大口邀请你入伙!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