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平时学习、工作之余,不知道干些啥。出去玩吧又实在没有精力,在家宅着也无非就是上上网追追剧......周末两天下来,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又觉得没做什么。总之两个字:空虚。
我以前一直都是这样,后来朋友们建议我可以看看书,书里面创造的世界比我平时的生活丰富多了!但我又不知道自己适合看什么类型的书~
这次要介绍我们的好朋友:新经典。简直是我的救星!里面分享了很多书单,有名著经典也有通俗文学...前段时间看了《天才枪手》,里面的作弊招数让人叹为观止,巧的是新经典也发了一篇关于考试作弊的文章,原来考试作弊自古以来都是有门道的啊~给大家涨涨知识。
本篇内容来自公众号:新经典
长按二维码关注
▼
新经典,就是那家出版 马尔克斯 / 奈保尔 /东野圭吾 / 村上春树 / 黑柳彻子 / 余华 / 王小波 / 张爱玲 / 三毛 等等作家作品的出版公司。独家拥有数十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版权出版了很多既经典又畅销的好书。
关注“新经典”,推文评论区每天赠出一本好书。
最近一部电影火了,叫《天才枪手》,讲的是天才学霸帮人作弊最后痛改前非的故事。电影情节紧凑,被归为悬疑犯罪一类。看完这部电影后,倒让我不由想起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作弊案件或是与作弊有过故事的文化名人。
其实很多有文化的人,对上学或者考试充满了不理解甚至是痛恨。连著名学者季羡林也忍不住在《清华园日记》中爆粗口:
“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不爱念书更不爱考试的文学大师马尔克斯也说自己每次考试的试卷都是临场发挥,瞎编乱造,胡说八道,有幸的是,老师们居然也能接受,足以见得考试之荒诞。
面对令人焦灼的考试,梁实秋总结过三种应对之策:
上焉者临阵磨枪,苦苦准备
中焉者揣摩试题,从中取巧
下焉者关节舞弊,混水捞鱼
(梁实秋《谈考试》)
这下下策说的就是考试作弊。虽然是下下策,但对被逼急了的考生却是值得紧握的救命稻草。于是从古至今,考场上的作弊技巧可谓更新迭代不断升级。
1.夹带
有一种光明正大的夹带叫做开卷考试。史书记载唐代“庭中设《五经》、诸史及《切韵》本于床,而引贡士谓之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但考试常有而开卷不常有。到了宋真宗时期,就明令禁止开卷考试。每次开考前都会进行严格的“搜身”检查。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上谓宰相:“闻贡院试诸科举人,皆解衣,阅视,虑其挟藏书籍,失取士之体。宜令止之。”
这以后的夹带才是真正用来作弊的夹带。众所周知,宋朝印刷业发达。但很少有人知道,当时有种书型特别小的出版形式,叫做巾箱本。这种小型出版物就方便了一部分考生用在考场抄袭上。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针对这种作弊用的小册子,甚至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办公室有策划有执行有渠道,当时福建建阳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据点。
建阳书肆,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而四方转致传习,率携以入棘闱,务以眩有司,谓之怀挟,视为故常。
到了清朝,竟然有了专门制作携带夹带工具的产业。衣服、砚台、鞋子、毛笔、纸都可以做出相应的作弊工具。“蝇头书金箔纸上,每千篇厚不及寸;或藏笔管,或置砚底。”
乾隆年间,顺天乡试,乾隆帝亲自监考。“竟搜出怀挟二十一人。或藏于衣帽。或藏于器具。且有藏于亵衣裈裤中者。其丧心无耻。至于此极。”这可是头场考试,一下子揪出21个人夹带作弊,有藏在衣服里面,有藏在文具里的,更有甚者,藏在亵裤里。这番景象,让乾隆皇帝尴尬了。
前几年,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和上海嘉定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科举文化展”上,展出了一件麻布坎肩。50厘米宽、55厘米长,上面共有62篇八股文,总计四万多字。
1997年5月5日,在河南的开封发现了一套“奇书”。这本书只有6.5厘米长,4.8厘米宽,厚1.5厘米,总共也就一个火柴盒大小。但就在这本火柴盒大小的书里,印有30万字的《五经全注》。据考证,这本奇书问世于清光绪年间,是当时科举考场作弊的专用书,其内容包括了《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五种儒家经书的全部内容及宋代大儒们的详尽注释。
2.找枪手
除了自己夹带之外,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作弊手法也深受广大考生喜爱,那就是找枪手。历史上最著名的枪手,恐怕非唐代温庭筠莫属了。对,就是那个写“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温庭筠。
据《唐书》记载,由于李商隐“神枪手”的大名早已在外,考官们对他十分警惕。于是,在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那场科考中,考官安排李商隐坐在帘前考试,由考官直接监视。考试中,只见温庭筠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就交卷出场了。
防不胜防的是,考官事后才知道,被他直接监视的温庭筠早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一气呵成完成了八个人的替考工作,这一“壮举”被记录在了史料中:
(温庭筠)数举进士不中第。思神速,多为人作文。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廷筠不乐,上书千余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执政鄙其为,授方山尉。
温庭筠“枪替”技艺可谓出神入化,但他也因为替考再次名落孙山。
科举图
有找枪手的,就有提供枪手的。那些提供枪手的中介还有一个专门称谓,叫做“枪架”。《江西省历代文武科鼎甲考表》写道:“有专以双方作介绍为业者,则曰枪架。”《中国考试管理制度》一书中对枪手和枪架这样描述:
清代时由于替考普遍存在,各地相继出现一些专门从事替考的枪手。广东替考有所谓“一条葱”之说,从县试到府试再到院试,一包到底,顺天府还出现了专门联系替考机构的私局。
找枪手的事儿,离我们比较近的鲁迅也间接参与过。研究过鲁迅的作家吴俊说,鲁迅于1898年参加了县考(童试),按规定,过了县考,才有资格参加府考,之后继续乡试。鲁迅过了县考的门槛,但名次不高,而且他本人已经到了南京,无法参加府考。于是鲁迅母亲为了给他和弟弟周作人留一条科举的后路,就雇了两个枪手,替鲁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参加考试,结果还考上了。不过由于鲁迅已在南京接触了新思想,没有继续科考,这件事情也就没有了下文。
3.泄题
为防止考生各种作弊行为,尤其为了防止大范围泄题,从唐朝开始,就建立了“锁院”制度。什么是“锁院”制度呢?简单讲就是朝廷下了一道规定:考官入贡院之后,直至考试结束、定出名次以后才能出来,少则三五天,多则五十多天。
然而,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官民勾结泄露考题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其中最有名的还得是与风流才子唐伯虎有关的那段故事。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这件事发生在明代弘治年间,也就是1498年。当时唐伯虎在南京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一年后,他与同乡好友徐经来到京城参加会试。这个徐经觉得靠自己的真本事恐怕考不上,于是就开始动歪脑筋。他花重金买通副主考程敏政,拿到了考试题目。但光有题目不行,还得有答案。于是,这个徐经就在开考前请唐伯虎帮他写好文章。
有趣的是,唐伯虎对自己已经成了“枪手”的事儿毫不知情。甚至,这两人酒后兴致上来,还拿手里的题目考问他人。会试时,人们发现这考题不是徐经和唐伯虎说的那个吗?于是就有人将此事告发。副主考程敏政被关进了监狱,唐伯虎和徐经等被剥夺了举人的名分。
当然,这件事情坊间流传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唐伯虎只是跟着徐经去程考官家串门,并没有贿赂,是被小人冤枉的。不管事实如何,类似泄题事件,自有了考试之日起,就没少发生过。
4. 打通关节
要说防作弊,唐代其实做得够多了。为防止考生信息泄露,给考生考官勾结带来方便,唐代开始实行弥封制,也叫糊名制。到了宋代,版本“升级”,开始实行“誊录”。也就是让专人用红墨水再誊抄一个副本,给考官批阅。考生原考卷被称作“墨卷”,专人誊抄后拿给考官的称为“朱卷”。原本以为,这样一来,阅卷考官就无法知道考卷是谁的。然而,万万没想到,另一种作弊技巧应运而生,那就是“打通关节”。
据记载,北宋真宗时就曝光过一位翰林学士打通关节的丑闻。这位翰林学士叫杨亿。省试开考前,杨亿的同乡中,有打算应试的人来拜访他,希望能得到一些“考前辅导”。杨亿一听,顿时大怒,一边说“丕休哉”,一边往屋里走。“丕休哉”三个字出自《尚书》,本是一句骂人的话。但机智的人听出了外之音,于是考试时就在答卷中适时用了“丕休哉”这一说法。结果,凡是这样做的,都被录取了。这就叫打通关节,说白了,就是考生与阅卷考官用暗号交接。
周福清
这种打通关节的技巧,鲁迅祖父周福清也用过。那是光绪十九年八月,浙江乡试。鲁迅祖父周福清得知副考官是他的同年进士,就想为自己儿子走个后门。那时主考官走水路到绍兴来,周福清暗派家里一个长工去船上送信,信内写明请关照他的儿子和其他5个本家子弟,还写了试卷的“暗号”,并说明劳务费“银一万两”。
没想到,这个长工办事不利,他将信送到副考官手中时,还嚷嚷着让大老爷给他写个收到钱的回执。就这一句嚷嚷坏了事。信内被提及的考生统统被取消考试资格。鲁迅的祖父周福清被判了“斩监候”。迫于无奈,周家人年年行贿,才保住了周福清的命,但还是坐了八年大牢。周家也从此走向衰败。鲁迅研究专家吴俊表示,长工的细节虽然有演绎的成分,但事儿是真实的。
有考官和考生互通暗号的,就有考官主动避嫌的。如果一门科目的第一名,和阅卷考官有很近的关系,这对考官来讲可不是什么好事。历史上就发生过这种考官为了避嫌而偷换第一名的事情。
欧阳修和苏轼
宋仁宗嘉祐二年,苏轼兄弟参加省试,恰好碰上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主持。那时候,欧阳修和苏轼这两位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大人物还互不相识,而这次考试促成了他们之间的缘分。据说欧阳修看考卷时,看到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就觉得可能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就把这位考生成绩排到了第二,让原本的第二做了第一。结果这个写得最好的人是苏轼,第二好的是曾巩。欧阳修弄巧成拙,最终还是阴错阳差地让他的弟子曾巩做了第一。这在史书中也是有记录的。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宋史·苏轼传》)
不过,苏轼这个成绩其实也有“水分”。他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胡编了一个“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的典故,饱读诗书的欧阳修竟然没有识破。后来欧阳修还特意向苏轼请教典出何处,苏轼只能说“我编的”。
话说嘉祐二年这个考试结果公布后的榜单,可以说是千年科举第一榜。欧阳修作为主考官的确慧眼识珠,当时榜上有名的人就是放到现在仍然大名鼎鼎,他们分别是: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
关于作弊,说到这儿,我觉得不能再往下说了,再说下去我自己都怕。毕竟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咱们不能在这方面发扬光大。接下来应该谈谈古代如何惩罚考场作弊的。
1.罚科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惩罚方式,相当于咱们常说的“取消考试资格”。古时候,少的罚一届,多的罚五届。
2.发配
明代的时候,惩罚很严厉。不是几年不能考试就随便打发的。凡是夹带的,在考场上跟人换卷的,都要发配边疆。如果是作弊者是贵族身份,则直接贬为庶民。
3.处死
历史上发生过一起很严重的舞弊案,即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这次案件发生在江南乡试中。当时考试一结束,就传出考官受贿、营私舞弊的消息,这件事儿惊动了顺治皇帝,造成轰动。结果受贿考官和行贿考生全部处死。
除此之外的惩罚方式可能还有,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无论是取消考试资格,还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我认为,一场考试不值得我们把人格和尊严全部押上。诚信为本,才可在这世上立得住脚。
﹍
新经典,就是那家出版 马尔克斯 / 奈保尔 /东野圭吾 / 村上春树 / 黑柳彻子 / 余华 / 王小波 / 张爱玲 / 三毛 等等作家作品的出版公司。独家拥有数十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版权出版了很多既经典又畅销的好书。
长按二维码关注新经典
▼
本栏目内容是早安英文与朋友们的友情互推,推荐文案由对方提供,由本平台把关,但并不代表早安英文观点,请大家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公号关注。谢谢大家的理解。
上一篇:「给你」不是 give you,你常犯的口语错误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