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生活文章详情

不打了?结束了?贸易战还没打又被川普占大便宜了!

2018-03-28阅读 159 美国168资讯网 我要关注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话不是一句空话!经过了我们的斗争和团结的两手并用,现在,中美贸易战已经走到了一个重大转折点!


就在中美贸易酣战之际,今天早上,美国和中国纷纷释放了两个意味深长的大消息。


先看美国方面。今天早上,美国总统、大嘴巴特朗普先生发表推特,称正与多个国家就贸易问题展开对话,并表示最终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特朗普是本次中美贸易战的发起人,既然他已发文,这就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将偃旗息鼓,回到谈判桌上来。


中国方面今天也有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报道称:


中国提出把部分从韩国和台湾采购的半导体转而向美国购买,以减少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据了解有关讨论情况的人士称,为避免与美国爆发贸易战,中国官方将赶在5月前敲定允许外资金融集团在中国国内证券机构中持有多数股权的新规则。


若果真如此,在未来的中美贸易中,中美之间的贸易差必定会缩小。要知道,中国每年进口芯片的金额已经超越了原油、粮食,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止2017年10月底,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已高达2071.97亿美元,同比 上涨14.5%。同期,中国原油进口额为1315.01亿美元,中国芯片进口是原油进口的1.57倍。


以往,中国的集成电路主要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进口,也正因此,在中国与多国的双边贸易中,韩国、日本与中国台湾是难得的几个与中国大陆保持顺差纪录的地区。



部分芯片进口,这可是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订单啊,怪不得特朗普一大早就兴奋地发推文。


上面两条重要消息,已经意味中美贸易战已经开始转向谈判。在紧张氛围缓和的影响下,今天,全球股市开始回暖。



A股市场,沪指收报3166.65点,涨1.05%;深成指收报10775.71点,涨2.00%;创业板收报1844.69点,涨3.60%。


截止发稿,美国纳斯达克更是暴涨3.26%。


其实,回到谈判桌上这种结局,从贸易战爆发开始就能看到,美国造势,无非就是想握有更多筹码,给自己谈判创造更大的优势。


作为商人的特朗普一点也不糊涂,贸易战对谁都没有好处,他要的是利益,而不是战争,战争震慑只是获得利益的手段,一旦发起全面贸易战,谁也不会获利。


一句话概括就是,战则两伤,和则互利!


和则互利?许多人可能不解,因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获利的只有美国。


客观而论,作为美国人的总统,特朗普可以说是非常称职了,已经为美国争取了不少利益,除了将要给到的芯片、金融外,去年年底特朗普访华期间,就与我国达成了2535亿美元大单,其中包括370亿美元航空器材与波音飞机、430亿美元阿里斯加天然气、35亿美元通用电气航空发动机、50亿美元美国大豆等。


未来的谈判中,估计还将获取更多利益。比如继续增加从美国进口航空器材、天然气、粮食等,进一步放开中国的金融市场。

美中股市为何都暴跌?

此前,美国也动用过五次301的条款对中国进行所谓的“贸易战”,但前五次,开打的时候美国的股市反映非常平淡,在打的过程中美国的股市五次全是上涨的。但是这一次特朗普刚签完文件,美股就连续暴跌,中国的股市也跌。这意味是什么?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朱民:

它反映了今天的实际情况。第一个就是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中国的地位和实力是很强劲的。所以引起了美国经济的担忧。

第二点就是现在世界是产业链的概念,如果美中之间发生贸易争端的话,它会影响全世界的产业链。美国股市跌了700多点,主要是跨国公司。

与此同时,中国股市开始波动。其实在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资本流动,也没有贸易的波动,因为还没开始呢。中国股市波动反映了民众对“贸易战”可能的后果的担忧。我觉得中国的投资者应该对中国的经济、和中国应对美国“贸易战”的措施有信心。所以,如果能够建立信心,中国的股市就不应该有那么大的波动。

“贸易战”背后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美国副总统彭斯近期表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税的新举措表明,美方经济屈服时代已经终结。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与其说美国经济屈服时代已经终结,不如说美国经济恐吓和霸权可以休矣。

双方用词不同,那么这场争端究竟如何定性?背后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

“贸易战”当然是有贸易的直接原因,这个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很大,这是客观现象。这背后是美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下降,和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的快速上升。

由此还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政治界和一部分商界对中国产生的忧虑,他们觉得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太快,中国的规模体量太大,而且中国高科(6.070, 0.01, 0.17%)技产业发展非常之快,直接逼近美国的核心,即具有高科技的制造业。所以特朗普认为,他要先打“贸易战”来制止中国的势头。这个当然是做不到的。

这次“贸易战”与以往有何不同?

哪些中国商品将成为征税目标?据了解,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将带头制定这一关税征收名单。而就在签署备忘录前一天,莱特希泽列出了对中国征收关税可能覆盖的十大高科技产业。


美国媒体对照莱特希泽的目标产业,发现正是《中国制造2025》中十大重点领域。它们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装备、高铁装备、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等。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朱民:

美国特别是对《中国制造业2025》有很大的担忧,这是这次“贸易战”的背景。这次和以前所有的“贸易战”不一样,以前“贸易战”打的是过去,这次打的是对未来的担忧。

未来局势如何发展?

现在,公众现在最关心的是局势未来的走向,是打还是不打?和谈的可能性有多大?双方是否有可能达成妥协和让步?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朱民:

现在美国人把大棒高高举起,但它也不太好打。因为打下来的话,美国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一个很具体的案例:奥巴马政府曾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轮胎征收25%到45%的高税,两年后,中国向美出口的轮胎跌了21%左右,但消费者为了高价的轮胎付了100亿美元,保护了美国1200个轮胎工人的就业,每一个轮胎工人花费100万美金的成本。

这还是在中国没有反制裁的情况下。中国如果采取同等强度的反制裁,将对美国的经济和消费产生很大的影响,更不用说在全世界引起产业链的波动,引起世界的公愤,所以美国人把棍子举起来不见得打下。


一方面,中国做这些妥协,并不会导致什么大的损失。


比如从韩国和台湾进口的芯片,转移到向美国进口芯片,不过是从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碗里,夹了几块肉,放到美国的碗里。韩国、台湾是遭殃了,我们自己没啥太大影响。


再比如进一步加大金融领域开放,本来中国就已经在主动推进这块工作。中国已经有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大巨头,还有网联,中国不靠关税壁垒、靠竞争产生的市场壁垒和监管壁垒,就可以对付外界的长矛。


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处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最关键的阶段。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和平发展。


只要不起大规模冲突,和平发展谁也跑不赢中国。给美国一些小利,换取和平发展的时间,这是大利!


纵观历史,凡是崛起中的大国,都会受到各种挑衅,那些沉不住气的,终将被替代,如英国、德国、日本等。


只有那些能够沉得住气的,才能最终走向世界中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二战前期,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战乱中,美国则独善其身,选择中立,借此时机和平发展自身,同时又在战争中主持正义,同时发展工业,赚取了巨额收益,一个成立不到两百年的国家,最终成了世界第一强国。


所以说,只要不触及国家最最核心的利益和底线,不可轻易言战。愤怒和糊涂只会降低自己的智商,让自己误判形势,以利益换取时间,而后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才是国家之大幸事。

上一篇:跨10州贩运华女卖春 4华裔赚上百万美金...遭逮捕

下一篇:【聚点大集合】4月春假不知道玩什么? 这里是最全的假期攻略!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