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联络文章详情

装上这8款APP,让你秒变效率Max大神,GPA蹭蹭往上涨!

2018-01-18阅读 12906 北美学霸君 我要关注


很多小伙伴或许都有同感:我已经很努力地在学习或工作了,为什么我的效率提不上去呢?学霸君找到了一名研一学生的经历,以及他是如何探索提升效率的方法的,文章中也会推荐8款好用的app给大家。赶紧跟学霸君看一看吧~


接下来学霸君还会更加努力给大家带来考试干货、学霸技能、和备考经验的!快来点击标题下方的北美学霸君关注我,么么哒!


文 | PiEgg

From 少数派

微信号:sspaime


前言

我是一名研一的学生。2017 年我经历了从本科毕业到研究生实验室搬砖的过程。(不过我大三下的时候已经在实验室搬砖了哭)。比起大三下有较大的课程压力,大四的生活就相对松点。而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我开始审视我平时的学习和工作的方式。


因为我发现很多的时候我的学习、工作效率并不高,我并不知道自己在某段时间内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学习了什么。所以我在 2017 年不断地探索,使我的学习和工作乃至生活能不过得那么浑浑噩噩,而是有迹可循,有目标可追,并且有意义而过。


建立自己的任务体系

首先我最先建立的是我的任务体系。从一开始的每天结束写下自己都做了什么,再到后来每天开始计划自己要做什么,我想这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


任务体系的建立我采用的是奇妙清单。


奇妙清单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


  1. 漂亮简洁,方便易用;

  2. 跨平台支持(Win、Mac、Android、iOS)对于多设备的我来说非常友好;

  3. 同步速度还不慢;

  4. 支持日历订阅。



写下每天的计划


实验室上班时间是 9 点,我在 9 点 15 给自己定了一个闹钟提醒自己要开始对今天要完成的事事先来一波计划。这是早上精神最好的时刻,给自己列下当天任务,完成了就给自己的任务卡打上勾。


完成任务是很有成就感的。而没完成的话,奇妙清单会标以红字来提醒你——这个任务没有按时完成,快快了结它吧。


做每天的总结


难免会遇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就会在每天结束前,比如临睡前,对比今天所做的事,对清单进行增改。


通常未完成的任务我不会去修改日期——除非是明确可以改期完成的任务。因为未完成的任务的红字提示会不断督促我去尽快结束。而今天计划之外的任务我会很高兴加入清单,总结我的成长过程。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任务主题并没有很好的说明详情的时候,我会补上备注,方便回头查看:



我觉得做任务规划其实每天并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每天付出的这一点时间,累计起来之后,你会发现这是你成长的轨迹,是真的一笔财富,是有迹可循的。


做笔记、备忘

学习、工作的过程中,难免需要找各种资料、查各种问题、找各种答案。在以前我是没有专门做记录的地方的。而 2017 年,我有意识的开始对我在学习、工作中的资料进行收集。我选择了为知笔记来做我的记录工具。


为知笔记的全平台支持是我选择它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经历过它从免费到收费的转变,而我因为有不少文摘、笔记在上面,并且它确实于我而言有实质的帮助,于是我就留下来成为了它的付费用户。



通常我在每次学习一个新的东西、开一个新的项目、看到有意思的东西的时候都会创建一篇笔记来记录。不断地记录的过程中,我的记录也逐渐从无序到有序,从毫无关联到逻辑清晰。


零碎的记录也要用心


我一开始的时候的记录是无序、杂乱的。比如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将其链接直接复制粘贴到笔记里,找到一个例子就直接复制代码片段,而没有加上相应的注释。


于是我发现这样的笔记不过是在浪费我后续查看的时间。所以我开始在记录笔记的时候也开始用心:



一开始一篇笔记或者备忘确实是比较零碎的。不过哪怕一开始是零碎的,也需要细心的在笔记里记下相应的标题和连接。


等到记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必须分块了。分块不仅是对笔记进行一次逻辑梳理,还是让你的笔记日后能够派上用场的重要环节。比如下一节要说到的学习、工作总结,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整理好的笔记。所以一份好的笔记,应该逻辑清晰并且方便查阅。


做学习、工作总结

回归 2017 年,我觉得做得最好同时做得最不好的就是我的学习总结。说做得最好是因为我在有空的时候就会把学到的新东西、经验以博客的形式留存下来。这通常发生在我刚学完、刚做完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体会是最深,感受是最强烈的。


不过我说这也是我做得最不好的,是因为只要错过了刚学完、刚做完的「红利期」,后续就很难努力地让自己去完成总结。


比如我对于 Three.js 的一些使用经验和采坑经历,比如我对于 electron 开发的体会和感悟。所以这个也是我想要在 2018 改善的地方。


写总结的素材当然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不过需要留意的是,上一节我记了很多笔记。如果说笔记是零碎的思绪,间断的文字,那么总结就是连贯的思维和通俗易懂的文章了。写总结的时候我总会不断翻阅笔记,回想当时记下笔记的情形,从而我的总结能够写得详细,并且清晰明了。


做学习和工作的总结的意义不在于留下记录,而在于能够回顾。很多人写完总结可能就不再回头查看了。然而我写完总结会不断去翻看和查阅——很多时候我遇到旧问题往往能在自己的总结里找到答案。而如果有新的感悟或者当时总结的时候漏写的东西,我也会往以前的总结里添加。


如果说任务计划是每天的成长,那么学习、工作总结就是阶段性的成长。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吧。总结不在于数量,在于质量。很多人的一年发了不少博客、文章,但是都是琐碎的输出。我觉得总结就需要优质,不能流于形式了。


下面是我2017博客中的一些总结和随笔的记录:



为了方便(lan)而做的效率工具

我记得,好的发明总是为了懒人过得更舒适。这个为了自己的懒惰找的借口虽然很无赖——不过要知道,很多时候如果能够通过一些工具来不做一些重复的事,何乐而不为?


我很庆幸我是一名前端工程师,所以有的时候我可以为了我自己的“懒惰”而来创造方便于我的效率工具。这也算是我的一种工作、生活方式吧。


此处列举 2017 年我为了自己方便而做的两个小工具:


dbmovie-spider


我自己有个叫做一周一部好电影的个人公众号,只要有时间,我每周都会往上面推送一篇我本周看过的电影。(截止 2018 年 1 月 2 日,一周一部好电影已经是第五个年头,而我也已经推送了 187 部各种类型、题材的好电影了)。在一开始,写推送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我推送的格式大致如下:


  1. 电影的高清海报

  2. 电影的简介、信息

  3. 推荐文


其中,电影的简介、信息格式如下:


房间 Room - 导演:伦尼·阿伯拉罕森 - 主演:布丽·拉尔森/雅各布·特伦布莱/威廉姆·H·梅西/琼·艾伦/梅根·帕克/阿曼达·布鲁盖尔/肖恩·布里吉格斯/卡斯·安瓦尔/乔·平格/兰道尔·爱德华/杰克·富尔顿/汤姆·麦卡穆斯 - 片长:118分钟 - 影  片类型:剧情/家庭 - 豆  瓣评分:8.7/10(from19,250users) - IMDB评分:8.3/10(from52,727users)


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信息都是我手动从豆瓣和 IMDB 官网上抠下来的。时间一长我就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太累了,每次我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做这个重复劳动。于是我就在 16 年用 node 写了一个简单的小爬虫,只要我在文件里把一个url的变量替换成我要拿信息的豆瓣电影地址,然后运行一遍程序即可。


不过每次都要打开文件替换 url 还是不方便!于是我就在 17 年 10 月改进了一下这个小爬虫,让它能直接在命令行运行了,还配上了进度条:



配合 iterm2 的选择即复制,真的还是挺方便的。这个小爬虫极大提高了我写推荐的效率。而下面这个工具,也是因为类似的情形而诞生。


PicGo


写电影推荐、博客的时候由于要在 markdown 里贴图片。如果不在比如少数派、简书这些平台上写文章贴图片的话,实际上我们是需要有自己的图床来存放我们要贴的图片的。所以对于之前我在 markdown 里贴图片,我需要如下四步走:


  1. 打开豆瓣的网站,选一张满意的海报,下载;

  2. 打开七牛的网站,登录,点点点,找到上传,上传;

  3. 关闭上传窗口,找到地址,复制地址,再关闭七牛;

  4. 粘贴到 markdown 里。


所以我就做了一个能够简化我上传图片这个步骤的工具,叫做PicGo。



每个人有自己的效率需求,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写代码。这大概是程序猿自己生活中的一点小调剂吧,能够自动化的东西,就不去手动完成,我想此刻我也是个少数派,哈哈。


更集中而高效的时间利用

摆脱手机对工作学习的打扰


影响现代人效率的一大杀手恐怕非手机莫属了。我也不例外地成为时不时就要翻看手机,并且不看不舒服一族。后来我发现了 Forest 这款应用,简直就是治我这个手机依赖症的最好工具了:



它很简单,在你需要专注的时间段里设定好时长和要种的树种(可以通过攒种树后得到的金币解锁新的树),然后点击种树即可。在这个阶段里如果你拿起手机,离开了这个 app,哪怕是去拍了一张照片、接了一通电话都会被认为是种树失败而使一棵树枯萎。


我想你大概不会想让你的树苗枯萎吧!为了一颗树苗的茁壮成长,效果还是很好的。从我开始使用 Forest 到 17 年结束我的种树成就如下:



看着一片森林真的是满满的成就感。


摆脱手机对睡眠时间的压缩


我想睡前玩手机这个事肯定是不少人的习惯。不是说不能玩,而是我们很容易一玩就忘却了时间,这也无形之中压缩了我们本就宝贵的睡眠时间。而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也往往能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所以这真的是不能够轻易忽视的一个问题。


非常奇妙的是,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想着有没有一款应用能够像 Forest 一样让我睡觉的时候让我不能去动手机,安心睡觉呢(因为 Forest 最长只有 2 小时的时长)。我就发现了 Forest 的制作商的另一款应用——SleepTown。



跟 Forest 类似的,你可以通过睡觉时间里不去翻阅手机来盖房子,如果你在预设的时间里没动过手机就能成功盖起一栋房子。相反,如果你不遵守约定,就会收获一堆废墟。以下是我 2017 年开始用 SleepTown 之后盖的小城镇:



依然是满满的成就感。


总结

2017 年应该是我慢慢开始注重学习、工作效率的一年。这一年里我自己摸索、自己实现的一些方式,可能不是那么科学(至少在来到少数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很多我不在意的东西真的是一门学问啊)。不过相比 2017 年之前的我已经大大有改善。我的工作、学习而言开始慢慢有一套自己的体系。


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适合自己的必然还有改进的空间,我也会在今后不断改进。感谢少数派能够让我有个平台来做出我自己的感悟与分享,我也希望本文能对你们所有帮助,这才是我最开心的地方!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PiEgg,From 少数派,微信号 sspaime。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推荐阅读

回复[太拼]查看:美帝的熊孩子你们这么拼,中国的出国党还能混吗 ?


回复[110]查看: 托福上110 分的英语水平是怎样的?在国外能正常生活吗?


回复[书库]查看:适合出国党的19个在线英文书库, 从此阅读就是分分钟的事


还没有关注北美学霸君?搜索微信号gpamaster长按并识别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即可1秒变身学霸!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 Read More也可以关注北美学霸君,领取各种考试福利哦!

上一篇:刷题就能赢万元大奖?出国党专属的撒币大赛,你和王思聪只差托福了!

下一篇:章子怡《无问西东》的背后,是100年来中国最牛的大学,远胜哈佛耶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