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讯文章详情

逝者安息!国内极限运动第一人失手坠亡,愿天堂无高楼

2017-12-09阅读 18355 新浪新闻 我要关注

导语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自称国内极限高空挑战第一人的网络直播博主“极限-咏宁”于11月8日后再未更新所有社交网络账号。12月8日下午,记者从长沙天心公安分局了解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咏宁具体死亡时间为11月8日下午,系从顶楼附属物坠到顶楼楼顶死亡,次日被发现。

◆ ◆ ◆  ◆ 

据了解,咏宁全名吴咏宁,此前曾在众多的视频网站上使用“极限-咏宁”账号发布小视频作品,内容多为攀登高层建筑及塔吊,其个人账号介绍信息显示:国内无任何保护极限挑战第一人,挑战全世界高楼大厦。有消息称,咏宁之所以选择拍如此危险的视频,是为了多赚钱给母亲治病。截至目前,该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咏宁进行极限挑战

坠亡后第二天才被发现

11月8日上午10点45分,咏宁在微博上发布了最后一条挑战视频。视频里,他和往常一样在高楼楼顶做出一系列危险动作,爬出护栏、扒着楼顶的边缘做引体向上、单手固定位置凭空远眺……

网传坠亡瞬间

此前,正是因为类似的动作,咏宁在各大直播平台收获了众多粉丝,其中火山视频有55万,美拍上的粉丝超过23万。在别人眼里,咏宁已经是一名网红,而在咏宁自己眼里,他是中国无保护高空“第一人”。


最后一条视频发布后,与以往一样,评论区里有人为他叫好,也有人替他担心,“求你了,别玩这个了行吗?看得心惊肉跳的,真的很担心你掉下来”。


但与往日不同的是,咏宁的所有社交平台就此停止了更新,直播平台上也没有了新的视频。

起初还有粉丝一遍遍地询问为何不更新。进入12月后,大家的疑惑已经变成了不祥的猜测:“听说你出事了,不会是真的吧?”


咏宁出事的消息最早来源于咏宁朋友在社交网站的一则声明:“原本我打算将这个消息永远烂在心底,但近期频繁发现有人打着咏宁哥的名号欺骗不知情的粉丝。本人在此郑重声明:咏宁哥已于上个月8日不幸意外过世。”


这则声明称,咏宁这次失手是因为他身体抱恙,攀爬时体力不足意外坠落。“原本他可以活下来,但是因为没有人发现,在第二天早上永远离开了我们。”


12月7日,其女友通过咏宁美拍账号发布内容为“我只是想安静的睡上一觉。以后都不会不再更新了”的视频。8日又通过个人微博发布消息称“今天是12月8号!让我想到11月8号你离开我们!离开这个世界。”证实咏宁去世消息。

“我一定是玩得最狠的那一个”

“如果有一天,你不发视频了,我希望你是收手了,而不是失手了”。这是咏宁发布的视频下,被网友评论最多的一句话。视频里的他一脸云淡风轻,视频外的网友却常常为他的安全揪心。

在咏宁自己的个人公众号里,他曾向粉丝承诺:“请大家放心,安全第一咏宁时刻记在心中,遇到危险会主动放弃。”


然而,曾和他一起录制攀爬高楼视频的童虎说:“咏宁老是做一些危险动作,劝了很多次,他不听。”

童虎告诉记者,今年9月,热爱高空挑战的他和咏宁相识。因为共同的爱好,两人很快从网友变成了兄弟,还一起“玩”了几次。


“后来他有点过头,老是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劝不住他,就没有再和他一起挑战。”童虎说,自己和咏宁先是在重庆拍挑战视频,后来又去了武汉和长沙,最后于10月3日两人道别。


童虎回忆说,和咏宁一起合作的一个月里,他们差不多五天拍两次视频,但咏宁“从来不戴保护措施,动作特别危险。我多次劝过,但他不听。”

在个人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中,咏宁这么介绍自己:极限运动国内第一人我不敢说,因为现在国内玩这个的实在太多了,但我一定是玩得最狠的那一个,因为我每天都在爬,我是在玩儿命。


在11月3日的一则推送中,咏宁又一次强调了自己对于安全的重视。他写道:“今天看到了很多粉丝的留言,都是提醒咏宁要注意安全,这让我倍感欣慰。在这给各位粉丝抱拳了,感谢!不过也请粉丝们放心,安全第一咏宁时刻记在心中!如今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装备配套上,都已经比较齐全,这对安全是有一定保障的。而且遇到危险会主动放弃,放心吧!”


五天之后,他意外坠亡,出事儿后第二天才被人发现。


检察日报:高空挑战伤亡谁担责?


我们为吴咏宁的不幸坠亡感到难过和伤痛,毕竟一个鲜活的生命说没就没了,但痛定思痛,我们仍然有必要去反思高空挑战行为背后的法律问题,以供更多仿效者、围观者引以为戒。以上帝的视角俯瞰城市——这种爬高楼的极限运动,已然从国外来到我们身边,爬楼者吴咏宁正是这个行列中的佼佼者。爬高楼行为不仅涉及爬楼者的安全,还涉及公共安全等诸多法律问题。

爬楼行为违法吗?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很多高层大楼的楼顶不对外开放,想到楼顶进行拍摄的爬楼者往往要进行伪装避开保安,甚至溜门撬锁,偷偷潜入楼顶。


“无论是从大楼内部爬上楼顶,还是从外部徒手攀爬,都必须经过建筑物所有人、共有人或管理人的同意,否则,就侵犯了他们对建筑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益。”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表示,虽然爬楼摄影与极限运动危险系数不同,但是都必须经过建筑物产权人的同意,才能进行攀爬。另外,他提醒“爬楼族”,如果攀爬行为造成建筑物或物品损坏,建筑物的产权人有权要求攀爬人赔偿。


对于为吸引眼球的“蜘蛛侠”式爬楼,赵占领认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徒手攀爬,发生危险的概率很大,一旦发生意外,不仅自身生命存在危险,从高楼上掉下,也可能危及路人安全。另外,如果在闹市区爬楼,让路人误以为有人自杀,引起围观、交通堵塞等,则可能涉及扰乱公共秩序而受到拘留等行政处罚。

造成伤亡谁担责?

经历惊心动魄,安全却成隐患。不当爬楼一旦造成伤亡,责任该如何承担?有网友提出,应当要求物业公司承担管理疏忽的责任,因为是他们疏于管理才让爬楼者有机可乘。


赵占领分析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物业公司禁止爬楼,并作出明确标识,还有人爬楼并造成损害,则应当由爬楼者自己承担责任;如果爬楼经过物业公司同意,则物业公司具有尽职提醒义务,如果没有提醒,则应当对伤亡后果承担相应责任。但这只是次要责任,不是主要责任。


同时,赵占领还提醒爬楼者:“如果爬楼过程中,对大楼造成损害,或者物品坠落使他人受伤,爬楼者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极限运动风险大


近些年来,极限运动越来越流行,有人觉得很酷,有人用它释放压力,也有人以此吸引关注、夺人眼球…


然而,极限运动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它对人的体能、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正因为如此,极限运动也被很多人称为“死亡游戏”。


2014年初,刚结婚两个星期的新婚夫妇不顾公园规定爬上基奈萨瓦山,在大雪封顶的高峰跳下。28岁的妻子贝洛斯(Amber Marie Bellows)因为降落伞未打开,直落2000英尺,不幸身亡。


在妻子去世后的第十一个月,巴特勒(Clayton Butler)在去夏威夷度假时挑战滑翔伞,因设备故障不幸遇难,从50英尺高空坠亡。

2014年底,著名的极限运动家、25岁的英国人Gareth Jones在悉尼南边海滩的一个90米的悬崖上进行自拍,并将照片到上传到个人社交媒体。两天后,他被发现坠亡在悬崖不远处的海滩上。

2015年,俄罗斯14岁男孩马克西姆在攀登莫斯科一座铁路桥时不慎坠落。坠落瞬间,男孩下意识抓住3000伏的电缆后,从100英尺(约合30米)高空坠下身亡。

极限挑战一定要量力而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生命只有一次!


网友说

@占卜师米亚:每一次挑战都会有心里准备吧

@我的前任是:不管有什么理由去做这样危险的事,都是对自己对家人的一种不负责

@李承霖buddy:一直以来我理解的极限运动是有充足的保护措施的,如果我理解错了的话,那极限运动与作死何异?

@朴觅轩: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来源:北京青年报、检察日报、头条新闻微博

更多新闻


空姐吃剩余飞机餐被停飞, 乌航深夜连发声明,网友们炸锅了

两年多工资全花掉!90后一场婚礼近25万……

世界并不完美,谢谢你偷偷爱着我

男子被诊为艾滋后“等死”7年,23万元卖房款挥霍一空,复查被告知没感染……

上一篇:【勤政日历·省委书记】上海书记赴苏浙皖学习考察

下一篇:14岁少年被麻省理工录取?谁在制造神话...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