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联络文章详情

为什么你词汇量都上万了,还是读不懂一句话?原因其实是....

2018-02-15阅读 121 北美学霸君 我要关注


我们很多人都有个这种体验:明明所有单词都认识,却为什么看不懂一篇英文文章,甚至一段话、一个句子?本文作者全面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并针对这样的现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建议。


接下来学霸君还会更加努力给大家带来考试干货、学霸技能、和备考经验的!快来点击标题下方的北美学霸君关注我,么么哒!


From 英文悦读

微信号:read_the_economist


在阅读中最容易碰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句子中所有单词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


一般来说,出现“单词都认识但就是读不懂”主要有三种原因:一词多义及词组搭配文化背景语法问题


下面分点来说明:

先来看下面这几个句子:


(1) They refused to foot the cost of the wedding.


(2) Blue really becomes her.


(3) Little is known about his early life, save that he had a brother.


(4) Whether it is to be a 'working' visit or an 'official' visit is of little import.


(5) He now addressed himself to the task of searching the room.


(6) She was telling me about her exploits while travelling around Africa.


这些句子里面应该没有任何生词,但你依然有可能读不懂。这就是所谓的一词多义问题。


一词多义在英语中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越是简单的单词越容易出现多义的情况,比如对于我们熟悉的单词"run",在朗文词典中就有超过60个释义项



而这些单词往往就是造成理解困难或者理解错误的主要原因。碰到上面的这种句子最有效的方法一定是:查词典。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个词理解起来很别扭,那么它多半会有某些意想不到的义项,不管这个词第一眼看起来是多么人畜无害。


比如上面那个"She was telling me about her exploits while travelling around Africa.",如果把"exploits"理解为“剥削”的话感觉会非常奇怪:她去非洲旅游和剥削有什么关系? 这时候你应该去翻一翻英英词典



关于一词多义现象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可以参考:怎样提升词汇功底:从消极词汇到积极词汇


另一个影响理解的因素是词组。很多人的误区是只顾着查单词,认为只要认识一个句子中的每个单词就可以了,却很少去注意单词与单词之间形成的词组现象。举个例子:



文章开头第一句 there is more to cradling an infant than meets the eye 是什么意思?如果按照单词意思直译肯定解释不通,我们需要把它们当成词组来理解。在柯林斯词典里面可以发现这样的解释:



there is more to something than meets the eye 即“某事比当初看上去的更为复杂”, there is more to cradling an infant than meets the eye 即“抱婴儿这件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复杂”。


“勿以词小而不为”,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多翻翻词典,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文化背景

很多时候我们要理解另一种文字表达的含义,需要先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但这并不是一件能轻松做到的事情,不少外刊和文学作品中都带有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给我们理解带来困难。比如这个例子:



这里 down 和 out 不是“朝下”和“朝外”的意思,它们来自乔治·奥威尔的作品 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巴黎伦敦落魄记),因此标题可以理解为“穷困但不潦倒”。


又比如:



这篇文章主要讲中国直播行业的发展,其中提到了娱乐行业的“长尾效应”(“长尾理论”最初由《连线》的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用于描述那些原来不受到重视的销量小但种类多的产品或服务由于总量巨大,累积起来的总收益超过主流产品的现象)。文章最后一句话 life on the long tail of entertainment 是指“位于娱乐业长尾效应后端的那一部分人的生活”。



对于在阅读中碰到的各种文化背景问题,在谷歌上几乎都能搜到相关解释,多耐心去搜一下并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找了很多资料还是理解不了句子可以考虑去问问其他人的意见。推荐一个论坛:


http://forum.wordreference.com


这是wordreference 网站下属的一个论坛,上面有一个英语板块用于提问和解答英语句子问题,有不少英语母语人士活跃在上面。



在论坛上提问时附上句子的语境或原文链接,然后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解答的。比如有个俄罗斯网友在上面问句子中"traction"是什么意思




下面有人给出了很详细的解答




如果自己实在解决不了问题的话就可以试试看去上面的论坛提问。


3.语法知识

如果对连词,代词,句子结构等语法知识掌握不好的话很容易出现句子读不懂的情况。举个最简单的例子,"Angry as he was, he couldn't help smiling."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会注意到"as"在这里用得很奇怪,在语法书里找到"as"的相关条目,其中有一条解释是:




所以上面句子的意思应该是"Though he was angry, he couldn't help smiling."


上面的句子还算简单,但如果是下面这种呢?

John Dewey has said in all seriousness that the part played by custom in shaping the behaviour of the individual, as against any way in which he can affect traditional custom, is as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vocabulary of his mother tongue against those words of his own baby talk that are taken up into the vernacular of his family.


这个句子来自新概念英语4文章Patterns of culture,虽然这种长难句不常见,但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这里第一个that引导的是动词said的宾语从句,as against ... is as ... against ... 是一个固定结构,含义是“与……相比就如同……与……相比”,in which 引导定语从句,修饰 any way,is 以及后面的部分是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中的谓语部分,that作为baby talk的定语从句。整个句子的含义是:


约翰杜威曾经非常严肃地指出,风俗在形成个人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和一个人对风俗的任何影响相比,就好像他本国语言的总词汇量和自己咿呀学语时他家庭所接纳的他的词汇量之比。


要读懂类似上面这种句子需要有比较扎实的句法基础,比如懂得分析句子成分,知道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并列从句等,掌握常见的倒装搭配,省略,多重否定等基本技巧。如果你对这些概念感到比较模糊,可以再回去重温语法书上的知识点。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英文悦读,微信号 read_the_economist。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推荐阅读

回复[太拼]查看:美帝的熊孩子你们这么拼,中国的出国党还能混吗 ?


回复[110]查看: 托福上110 分的英语水平是怎样的?在国外能正常生活吗?


回复[书库]查看:适合出国党的19个在线英文书库, 从此阅读就是分分钟的事


还没有关注北美学霸君?搜索微信号gpamaster长按并识别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即可1秒变身学霸!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 Read More也可以关注北美学霸君,领取各种考试福利哦!

上一篇:一句话还原留学前后的天壤之别!这酸爽,简直不敢相信Orz

下一篇:110+学霸经验大公开!详细到过完年就让你顺利跟托福分手!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