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5月22日第一次修改:, k" e* Y/ Y2 ?4 C1 O) b; N
他演讲的主要问题在于以对比的行文逻辑去陈述非差异性的事实。通俗的讲就是踩在中国头上去赞扬美国。
' \0 O: S' q5 ]+ l+ n5 m3 b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x; o/ s r' h' s
假如别人问你,你喜欢美国什么?你回答:我喜欢美国的自由民主氛围。在美国人们可以公开谈论政治,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甚至作为学生,我可以去评价我的教授。美国社会是开放而和平的,每个人的的呼唤,都是有分量的,都是会得到重视的。在美国我感觉空气中弥漫着自由,民主;我感觉这种空气都是清新而甜美的。
9 h) }2 G+ u/ r# f这么回答,一点毛病都没有。因为你全篇都是在夸美国,并且你夸的都是事实。完全不涉及到辱华。! [% {! O6 I! [5 O) Y* P
但是,假如别人问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更喜欢美国什么?你还是回答一摸一样的内容,这就涉及到辱华了。因为你的回答除了夸赞美国外,还暗示了你夸赞美国的这些内容是中国所不具备的。一个“更”字需要你陈述的是双方差异性的内容,但你的回答却包含了太多的非差异性内容。中国不自由不民主么?中国不能谈论政治,不能谈论性别歧视么?中国没有人权么?
& n4 B# Z L* n, ^9 Y她的全篇演讲是基于对比的逻辑。但是,在这对比的逻辑下,她没有正确的去陈述差异。而她过分夸张地去赞美,去跪舔美国的优越会给人更深一层度的暗示,暗示中国的落后,暗示中国的不民主。因此,他的演讲涉及到了辱华。
s, }3 Z0 c, b: n7 H# Y9 Q评论 @Leon Zhang 说“对比怎么就是辱华了?说的是事实,就不叫辱华。‘美国人均GDP四万美元,中国人均GDP不到一万美元,美国比中国高。’请问这句话是不是在辱华?”
1 [# h! V5 R2 n9 F8 i我举了一个例子:
, n [3 J* A0 S我生活在中国,一个人均GDP不到一万美元的国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前在课本上我知道美国人均有4万GDP,但是那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概念。来到美国后我发现,哇!美国简直是太棒了太发达了,路上连饿死的人都没有,人们都能用上电,路上居然还有汽车呐!我简直爱死美利坚了!
" J# }/ Q y8 F1 s* a: m1 r* c请问我上面说的是不是事实呢?是不是辱华呢?' E7 U) }* k9 F) B' W& l% K3 }
首先验证事实性
0 q, c0 l& l( o4 D; N中国确实是一个人均GDP不到一万美元的国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课本上也确实介绍了美国人均有4万GDP,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这段话中对中国的表述是没错的。
6 U0 f G) G4 x. R# ]2 \对于美国来说,美确实很发达,路上确实没有饿死的人,人们也确实都能用上电,路上也确实也都有汽车。对于美国的表述部分也是没错的。9 |, R* v( A5 M% k
但是这段话为什么听起来辱华?因为这段话是基于一个差异性对比的逻辑,需要陈述的是差异性的内容,但是夸赞美国的部分却是非差异性的内容。中国路上也没有饿死的人,人们也都能用上电,路上也有汽车。但是在这段话的逻辑下,却错误的暗示了这些东西是中国所不具备的。因此此段话辱华。
) J) W, S" n3 o3 E7 n6 l( v4 O回到此篇演讲,她的对比逻辑是如何形成的呢?* K' x, S2 P3 r) h' s; |
她一开篇就讲中国的空气如何如何,一下飞机就感觉到美国的空气如此清新,甜美。这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对比。此外,在这片演讲中,空气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同时也代表着民主自由。奠定了全文的对比逻辑。在演讲过程中,她还多次的强化了这种对比逻辑,比如她说在中国课本上看到的人权宣言是空洞的,来到美国才真正的感到什么是民主与自由。她的这些强化这会让人听了更加的不舒服。
1 X1 ?! x% c$ N5 r她如何去修改这篇演讲,使其不辱华呢?; R. t3 P! X, {& K' Q$ ^3 ?
我认为有两种方法:
6 D: f y7 N: [6 f. A _5 s, S8 h第一种方法是去掉文中的对比部分。把所有关于中国的与美国的对比去掉。这样全文就变成了全篇跪舔美国的赞美文。全篇都在夸美国的空气好,民主自由氛围好。毕竟在美国上了五年学,夸夸自己的母校,夸夸自己留学的国家也是无可厚非的。6 {) l6 y, i+ M2 ^. @; H
第二种方法是正确的陈述差异性,然后对全文进行升华,赞扬母校给自己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与学术氛围,自己未来也将会为全人类的发展而奋斗终身。" _3 W; B" j5 d; [, U) j
具体可以参考湖南农村小伙子Jiang He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内容。
, c" v. L2 U) p) j3 M& m" D中字全程:中国学生首次在哈佛毕业演讲 湖南农村长大最后我想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 ?% P7 }) G, m4 F4 `
1.场内不时响起的掌声才是最可悲的。我居住在DC,当天我室友朋友毕业,我室友还去现场参加了马里兰帕克的毕业典礼,亲眼见证了这次辱华。据他所言,当时现场有好多中国人为这次演讲鼓掌。
4 l0 N0 ]6 K k/ F+ A2. 假如她不是有意的。我想说:作为一个上了五年学的,主修psychology and theater的毕业生,你连一个演讲稿都写不好,你可以不毕业了。
6 a8 H6 @( Z i3. 假如她是故意的。我想说:你要抽不到H1B简直可惜了。
4 _" m3 t5 m9 ^. i$ C4. 她自己的微博也关注环球时报,我很想开一知乎问问他突然看到自己上了环球时报,还被数万人谴责是怎么样的一种体样。
) J: C- B& q) B: C- C5. 大多数留学生来到美国,其实是有心理落差的。留学生来美国之前多多少少对美国是抱有美好憧憬的,但是来美国之后,基本所有人都会发现想象的美国与实际的美国并不一样。多数留学生都是能客观的去评价中美双方的差异性的。但是的的确确有些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去刻意的跪舔美国抹黑中国,甚至认为美国人放的屁都是香的。
. H3 t; D+ c* o( n' _6. 中国人民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当未来的什么时候,别人贬低中国时,中国人能霸气的回应一句“呵呵”,那时的中国才是彻底的强大了。5 c' e7 w% S( W0 F8 }1 C! ~
原答案:
: J3 g* S# E, _# G U7 V! G- G她演讲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比。她完全可以整篇演讲都在夸美国自由民主的氛围。毕竟在美国上了五年学,并且自由民主一直都是美国引以为豪的资本。夸夸美国的自由民主,让美国佬们骄傲自豪一下还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她在夸美国的时候变相的黑了中国,这就完全涉嫌到辱华了。
. b& X) w0 I. w% O看了整篇演讲,贯穿她演讲全程的一条线就是空气。她先是吐槽中国空气不好,然后说美国空气清新甜美,之后一直跪舔美国民主气氛优越。这就给人一种理解,认为她后面夸赞美国民主自由的部分都是在黑中国。
2 H, F7 ^2 x- u- W# Z6 \至于她是故意要贬低中国还是无意写的讲稿就不得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