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更可下载纽约情报站APP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蓝色箭头部分为近五公分大的主动脉瘤,黄色箭头为相对正常的主动脉大小。 (台北慈济医院提供)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是导致中壮年猝死的高风险原因之一,且多数病患在症状初期仅感觉胸闷、喘不过气,容易误以为只是疲劳或压力所致而延误就医。 尤其先天性双瓣主动脉瓣患者,较常人有更多风险,医师呼吁,若有家族病史或不明原因的胸闷、晕眩,务必及早检查。
48岁的陈姓妇人就是典型案例。 她半年前开始出现胸闷、喘不过气的症状,甚至数度因接近昏倒被送医,但都未被确诊,也未特别留意。 直到今年3月某次不适就诊,经心脏超音波检查,才惊觉罹患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心脏结构也有异常,主动脉出现近5公分的动脉瘤,且瓣膜先天只有两片,属于双瓣畸形,若不及时处理,极可能猝死。
台北慈济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医师杨凯文替她安排一系列术前评估,最后采用J型胸骨切口的微创开心手术,在仅约6公分的伤口下,同时更换人工主动脉瓣膜与人工血管。 术后第一天,病人即转入普通病房,大幅加速复原速度。
杨凯文指出,传统开心手术需劈开整段胸骨,伤口长达15至20公分,复原期长、疼痛感重。 但经由微创技术,不仅可减少出血与疼痛,也让病人更快恢复日常生活。
考量病患年纪尚轻且不愿长期服用抗凝血剂,团队选择植入新一代生物瓣膜,尽管寿命约10至15年,但未来若瓣膜退化,可再透过导管方式更换,无须再次开胸,风险更低。
杨凯文提醒,主动脉瓣狭窄若进展为重度,唯一有效治疗方式是置换瓣膜,药物仅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 尤其先天性双瓣主动脉瓣在年轻时通常无症状,但国外统计显示,40至60%的患者中年后会出现主动脉扩大或动脉瘤风险,应定期追踪。
他也呼吁,若有不明胸闷、体力不支、曾出现类似昏厥的经验者,应主动至心脏科检查,别让延误成为遗憾。 白色的部分皆为严重钙化的瓣膜,正常瓣膜在电脑断层上无法被看到。 (台北慈济医院提供)台北慈济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医师杨凯文呼吁,若有不明胸闷、体力不支、曾出现类似昏厥的经验者,应主动至心脏科检查。 (台北慈济医院提供)点击下面文字可快速查看或发布对应的便民信息! 纽约情报站让您的生活变的更简单
简介:纽约情报站是汇集全美75万粉丝的公众平台。除了实时新闻、找工招工信息发布、app社区互动,更有微信公众号推文探店等。如果你投稿、爆料、活动策划、商务合作,或者想邀请我们去探店,请联系主编微信: nyinf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