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吗?山上的朋友,还在吗======================
& V$ d" {, G% o, I* h1 K我都懒得说这是最后一次了——虽然这真的是最后一次。(嗯,别客气,piapia朝我这脸上打)+ N! _; s5 ~, q" w( z
4 D* G- M4 t* R
小人物没见过这么多赞,五百到一千,一千到一千五。得意下去了,惶恐上来了。
8 V- N# \% K6 _8 e2 s: C- y# \+ V; Q& V
这回我是来认错的。生活做人讲究中庸温和,可一写东西(水平一般的人,如我),难免要去寻求偏激和绝对的力量。——我正是犯了这个错。
/ |6 } J: `) z g: [+ n; _* O. [9 B5 a" ~: g4 B# A" n
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一些评论,有人说我毕竟图样,有人说我毕竟还在象牙塔里……我不敢犟嘴,你们说的真的都有道理,与大家共勉。
" V! N ]. t2 X: K5 R, {8 _3 ^
3 T$ T5 E3 J) G1 A7 r我预料不到以后的生活和麻烦,我可能会稍做妥协吧。但是我相信,善于独处将永远是我的爱好和财富。( s+ g' Q/ u: ~% T7 d
. s; K7 D; {$ p( V0 v3 z) \1 X0 m( W, e) O( o: y3 s* j
网易公开课主页里有个视频,陈丹青的《文学与读书》,可能有很多人看过吧。% u7 R# N o; P, e! t# h: {. a
(凭记忆大概写一下)$ E% J3 x! m2 r4 p# ?
1 G E% ^8 Y1 K. I* t有个女同学问:来了大学后,发现很多事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P" C% q9 i) U2 {& c
陈丹青:没事,你且等着,等你到了社会上,会发现和你想得不一样的事多着了。要学会妥协,但也别妥协得他妈的一点都不剩。- w. u/ t* _. a# B
9 D7 Q% S' N% Z' [我喜欢陈丹青的最后一句话,尤其喜欢里边的”他妈的“三个字。原来人到了他这把年纪依然可以傲娇,可以做自己,可以真性情,可以愤怒。他这一句话给了我很大安慰。. l4 K) ?/ y7 N. c8 D
0 V& I3 p2 E: f4 X' T4 n6 K重点就在这里,人要学会妥协,但也别妥协得他妈的一点都不剩。但至于重点是前半句还是后半句,大家各取所需。5 O4 R: z1 @4 a' q& G
: }& {$ q: h7 e3 `2 {/ n浪漫主义是害人的,大家不必要像赴死的悲情英雄一样,全然地改变自己,还觉得这有种悲壮之美。这很傻气,起码我觉得是。; N# S/ G2 }0 r; P/ ]# B
' t$ V1 {7 T# l( K- s. X
时间有点紧,让我无法写短,絮絮叨叨泥沙俱下,大家自己精简吧。我只是个涉世未深的毛小子,自知没资格做任何人的生活导师,下边是原文,如果大家还是要看,请批判着看。! p2 ` M& ~8 `; | S0 t
0 u# i+ ~. B/ g: o0 H1 b! C* [5 L+ s& q* A2 V
我真是没脸没皮……这回真的是最后一次更新!!% c' \. M5 t7 d; w/ t7 \: h
1:不必把我想得太极端。在生活中,一段关系只要不是太束缚我,我还是乐于和他们互相帮助的,只是不会太亲密罢,不会拉帮结派称兄道弟罢了。5 |1 `. H6 P/ t# ^% |; L: {
2:可能有人说我作,为装清高不惜自讨苦吃。其实我还挺现实,只是在做事方便有人照应和生活自在无人打扰的抉择中,更看重后者。(这两者是有一定矛盾,不是吗); X2 H. G @& B# R9 }8 t
3:还有我那个哥们的事。当时我没回他。也不是笃定了要绝交,只是不乐意说话而已,哪怕明知这样会让他不爽。
* b3 e9 J& v( Z2 \9 D4:嗯,答案真的是很乱,想到什么写什么,大家担待。
( ^& F3 y4 i& s6 k========================================================3 y2 C6 O( H) b) P6 A" P
这回真的是最后补充了……
1 L3 w. V/ _# w" |, Y3 u; S/ g7 j" C1 R1 {
整篇回答都是我个人的、目前的想法,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世上没什么一劳永逸的道理,这是这世界遗憾的地方,也是她的魅力所在——大家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才行。 有人说,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没错,一般来讲,社交带来方便甚至是乐趣。但对我,以及我们这类人却不是如此。我只是想去尝试另一种生活,看看行不行得通。毕业后,成家后,踏入生活后,我也可以忍受些孤独,忍受些办事不方便。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生活并不太为难我,那我感谢生活,感谢这个世界。
9 B3 G1 d9 H" k% I) ~* H$ S4 k
. [: E& O4 h; M, _5 }8 Y, W========================================================
$ C- t4 M7 |# `& ?最后一次更新,不喜交际那块儿,我觉得有必要补充一下。! d- c2 @4 r" r/ Z
* q1 Z( D8 `/ l4 R7 o, e
忘了在哪看的,说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鸟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它们活得很潇洒。可为什么偏偏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有这样多的担心,这样大的痛苦呢? 其实,你满可以活得像鱼儿鸟儿一样潇洒自在,上帝也不会因此断你的活路。 1 a& K6 ]9 ~8 Z* x
$ v( R6 W* Y, I/ S/ o) N- M
4 [/ V/ A8 C- O- e8 p. w* z# H! [放假在家时我妈和我说,你不能老窝家里,你应该找别人玩玩去。
$ g) Q3 U4 Z& H7 g: k
! p( B0 C# K1 y) k1 D我一想,有道理。可是找他们玩什么呢? 打麻将、抽烟喝酒、听些乱糟糟的蠢话……算了,我挥了挥手里的博尔赫斯小说集,和我妈说:还是看书更有意思。' R( L4 ]% l' H9 W) }4 i: F
) O( t) _9 R; s8 E0 C9 [/ c; \* U我妈又说:你不结交些村里上的人,到结婚时,连个给你放鞭炮的都没有。' H n+ W4 N4 z
+ z" N% W) P8 w" J0 v( c这可把我吓坏了……我开始虚构我结婚的那天,我背着我的丑媳妇,走在孤零零的燥热的阳光里,村里人在两旁抿嘴偷笑。我的丑媳妇问我:你的朋友们呢?
0 T# a* C. _4 ` ?+ v* j/ u. q% o2 n& l% o! d1 c
我说:我没有朋友。% e7 _5 ]. s% }
6 m( }7 c( k0 b# H! q丑媳妇说:那谁给咱们放鞭炮?谁来闹咱们的洞房?
6 ]" T& e8 t8 ?4 X/ k, R- c3 z: B9 A( J
我说:没有人,要不我花钱雇几个人……来闹闹洞房?你好这口?
& ]* y3 Y7 ~ F" L: {* X
' g/ P- l; ~% F1 Z: n7 O我的丑媳妇哭了起来:算了,我不嫁你了,太丢人了。
" e5 w' x! b4 }% r$ ~) n3 a G
( `, Z* L: O7 \! }我说好吧。
* u0 o) y' o4 G k% K5 n! k1 d8 M& U
# \/ e" a$ F. n4 N' I9 G5 D5 c3 D我的丑媳妇,哦不,那个丑女人,走了。 我独自开始了活该孤独的一生。3 ~; A, i: j4 M P
/ C0 Q+ ~% F; C7 O* _2 T
我打了个机灵惊醒过来——会惨到这份上吗?不大会。 而且我什么时候结婚?十年后……妈的。
' z8 C6 [) |, @ `3 B7 D5 M3 S' n这就意味着,我在考虑十年后的事。我要陪他们打十年的麻将,吸十年的二手烟,听十年的乱糟糟的蠢话,才能换他们闹我一晚的洞房? 好像不太值呀。 D- D) V2 K! Z2 O0 h
2 J& _3 J/ {5 s, t9 R; I没人给我放鞭炮,没人捧我场子,我还不会花钱雇人吗?就算结下了梁子,花钱雇也雇不来。这一天的不自在是什么致命的灾难吗? 比十年的自在更重要吗?! m" [5 |2 u, w" o+ t. I. Y+ f ^, z/ T
% C2 ~& ^7 z* ~; G0 O W) R) c
他们听说,在中国有人脉才好办事。他们想想自己,慌了;% q4 X8 X @, N
! o# B0 [: s9 T0 A3 z) b0 H
他们听说,青春就要谈几场恋爱、就要极尽疯狂(我一直怀疑这话是老人说的还是年轻人说的)。他们想想自己,又慌了……/ H0 n( i% q/ t' U6 p
! c) \2 o0 V, B
说到底,让他们痛苦的,不是办不了的事,不是没谈恋爱的后悔,而是对这些事未雨绸缪的焦虑。而那些办不了的事,没去疯狂的后悔,反倒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 A( t- I8 ?+ O/ X4 C# ~& g6 V; E* z0 H( t+ v( i
$ q) W! o& v: I2 E5 f4 X# e1 @1 k' Z就这些吧。其实说再多,也只是我自己的片面看法。大家也还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自己的主见。
+ G% K- S( k4 R==========================原答案==========================+ a$ c' W! _) y& U% X/ x; I) A) q
- S$ Z$ `5 Q' L: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觉得空虚。”——鲁迅" l# z8 o$ D: _! E o4 C b
3 B' ?- V% i0 ~1 m; {! ~3 y
迅哥镇楼,我去打个草稿先~
. h) n+ f5 `) H/ T0 L: G' j& i9 R& k! D5 B1 i6 x# F
先别赞了……昨天又看了一遍加缪的《局外人》。 大家可以去看看。 3 i! B# R6 o& ~: H
我得准备明天的考试,考完试再回来试着写写。# g2 i' u# D5 o
9 g y# j: P$ P$ h0 |3 u" y) M大家别赞了,引用迅哥一句话得这么些赞,惶恐得很……( _) L) ~4 r: ] U. |- O! Y( m
==================第一次用分割线好紧张==========
( q5 e: t+ g+ Q r/ n
7 A [6 s) Q% ^% i/ j楼下一个男人病的要死,隔壁的一家唱着留音机。对面是哄孩子,楼上有两个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边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鲁迅
, L" R/ c; z2 ?2 W
- \9 T q) u! n& Q& u0 _6 e; @好吧,又是迅哥。
! [: p) ]% z' M* T3 t
$ T+ b3 I1 V' j( C搬运上瘾了,再来一段《局外人》的百度百科(有删改):/ U0 Q F+ k# e
# c2 d6 w0 S T6 }/ c: T
“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被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 但是莫尔索(局外人主人公)却有意无意地要跳出这个世界的既定模式,保持和芸芸大众的距离,完全遵照内心本性,做一个冷眼旁观、我行我素的局外人。
7 m+ |" N8 p( D# Q- L 首先是情感生活上的局外人,“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这就是小说惊世骇俗的开篇。丧失亲人的打击无疑是沉痛而惨烈的,可是他却以极其平静的口吻轻描淡写地叙述,仿佛事不关己,连时间也记不准确,让人十分讶异。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流过半点哀伤的泪水。在草草地给妈妈守灵下葬后,他还急不可耐地去海滩游泳,看喜剧片,寻求肉欲刺激。女友玛丽问他是否爱她,他却把这个人们视为神圣的问题当成毫无意义的废话,绝对不肯巧言令色来搪塞女友。邻居雷蒙殷切地表示想与他交个朋友,莫尔索却回答“做不做都可以”,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局外人》中有一句神来之笔,我凭记忆大概复述一下:我坐在妈妈的棺材前,我后边也陆续坐满了人,一动不动。有那么一刻,我有种奇怪的感觉,我觉得他们是来审判我来了。* z- r9 F1 I+ ]5 j1 q
5 [# |, `) g5 q6 Z7 }7 H
( w4 o. o+ o6 e看到这里我笑了,我有过这种感觉。
+ G3 d: X- [- ?4 y# n( i: e* P; r: g
) c# u- h, i( }! ~# t高中时有一天,我接到了卧病三年的爷爷去世的消息。从学校赶回家后,堂屋里放着一口漆还没干的棺材,爷爷已经躺进去了。灵堂里是我们一大家子,还有来帮着办事的村上的人(收礼金什么的),他们抽着烟,时不时说笑,嘻嘻哈哈。我坐在棺材前的板凳上,悄声啜泣起来,浑身发抖,发冷。
0 a) p7 I! c( p& P$ ~. {% c( W9 ?. Q2 G( {
不一会儿我老姑过来了,她拉了我胳膊说:孩子你去吃饭吧,你不会哭。
7 I* p' r/ k A- P% F; z
# l4 o# e) k1 ` 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受到了侮辱——她觉得我在演戏。+ W# Y$ J# Z( {' k j
! Z6 N) ^- W& b+ P" P* K" Z7 F8 ^' L7 [, D1 V2 D
而且觉得我随时能停下来,还能吃下饭。她也觉得我作为孙子,理当去演这出戏,而对我真正的难过反倒熟视无睹。; L" b8 j6 S& O. t! X" C# b
2 N6 l; S0 d: r! O9 `
. g# D$ r0 F/ V2 ~9 h. j; o没错,哭丧应该是嚎啕大哭、嘶声力竭、念念有词,让人听了为之动容的那种。1 A% ^) w, q( L" g' G% ^& d
- a( ?8 a O( \4 x
第二天下葬,村里有个习俗,孙子们拖着墓杆——就是一颗树苗——哭着绕村一圈,然后拖到坟地去。 我奶奶和我们几个兄弟说:路上一定要哭,不然别人笑话。
; ?7 l5 a' a7 l! j k9 k. a4 u7 |8 V/ J7 r, A
走在街道上,一看见有人在路旁,我哥就悄声说:快哭!
$ V( X. V6 i- W2 _9 y1 c7 R! M# U* D H8 a7 o% h
然后我就努力地想想我爷爷对我的好,努力地哭出声来。但还是哭不出来,我觉得表演给人的哭,是对我自己的侮辱,也是对我爷爷的不敬。我哥在前边anan地哭着,太假了,我听了差点笑出来。
- Q$ @2 ~' H+ |" i+ _- Y" R4 {
- E" L- r; }7 ^4 [% Y0 l) m葬礼那两天我一直在想,我现在干的这些事,和我爷爷的死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忙于各种仪式,忙得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 _/ U6 q& y7 V" y/ g
! s* i. Z% b+ N+ g# Y
绕远了?还是回到《局外人》百科下边。( S P2 ]/ z2 S! ]" k
. k" G5 `( P" q2 W1 g$ E其实有句话我表示怀疑——“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被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
, w* R; E4 t0 p+ Y
3 F! \+ i- H: w" W# Z$ U" j4 f我不确定的是,那些”大多数人“,是真的表里不一,和我们一样薄情,却囿于责任和对以后的考虑,才有意维持人际关系呢? 还是说他们本来就热衷于此,能从中得到乐趣呢?如果只是维持人际,为了以后办事方便……这也太恶心了吧?" q: n- @8 k, [: K6 ` B3 G
. K- K0 D* u- J3 m% Q我倒宁愿他们是后者,他们是真的喜欢交际,他们像火柴,只有遇到和人交往的摩擦面,才能发挥他们的才智,燃烧起来,成为他们最好的自己。(这个比喻是借用的)。 而我这种人呢?怕是和迅哥一样了:沉默时,独处时,是完整的自己。开口说话后,激情似火地表述自己时,我变成了一字一句,散尽了,空虚了,一无所剩。/ `6 L2 C/ l6 h9 m0 [
9 w. Q9 U* ]3 }* K9 D
我在高中有个好哥们,好到什么地步呢? 好到交换日记看。 毕业后联系少了,有一年没怎么联系,我也渐渐忘了那段交情。 后来看他不断发说说(鸡汤),赞评都很多,好像混得很好,各方面都有涉及,朋友多得咋舌。 有次他在qq上问亲切地问候我:XX在吗?
* K0 Q* w) B/ G$ i% P! X2 u3 R5 b: m. v. I9 _5 F5 g% y \0 \
我当时就想,如果捡起和他这段交情,以后有什么事找他会很方便吧?这么想了想……我终于没有回他。
5 k- C5 q# Y# f) [7 g6 D嗯,我就是在较劲,回他一句很容易,聊一会也很容易,捡起这个人脉广的朋友易如反掌。但我就是不想为了功利的原因去交朋友——开了这个头,以后就没理由不继续这样做,这会把我累死的。 我就是要给以后的自己添堵,为什么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以后呢? 为什么以后的怎样一件小方便都比当下的自在重要呢? 人们就是这样,要么忙着后悔过去,要么忙着为未来铺路。只因为这两段时间是握不住的,掌控不了的,所以每件小事都让他们格外惶恐,都大过天。殊不知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未来,我们有的永远只有现在呀……(咦?文风突变!鸡汤味儿弥漫…… 算了,没紧绕主体,但也是肺腑之言,大家将就着看)
( T- T3 Y* ]$ `( V) d2 K) D/ Y0 t, {9 z1 F4 L
先这样吧。
! x) W- g0 m, \=======================再来一发===================
+ F- T3 _. p4 M. z1 v/ M评论里有知友问,人生难得一知己,说不搭理就不搭理了吗?! j/ h8 h& j4 b9 P/ t
这里回答一下:高中时,我和他也谈不上什么知己,只是同算有些想法(所以才写日记啊)的人。互换日记看,一来二往,成了那段时间里挺要好的朋友。
, F! G% `9 I* n3 U6 Z8 ]
0 l$ n1 R7 V$ E& a8 S上大学后,我看他发的说说,大致估摸出他的操行了。他属于书看得少而想得太多那种人,至少是没看什么好书。天天在空间发些成功学的鸡汤,倒胃得很。
7 J6 {# f' r% K) D/ l: e, K, n: L# \2 H# g2 c
其实QQ空间和微博微信,这些这个时代独有的东西,挺有意思—— 一个人发的东西,反而比当面交流能透漏他内心的想法。( K# H7 ~4 x5 o( C, |
8 d1 j* I R) k9 G而我不止讨厌他发的那些亢奋的鸡汤,还讨厌他故作深奥的文笔,所以我就不太喜欢他咯,然后就没和他说话的欲望了。这也不是什么深思熟虑后的慎重的决定,只是没心情和他说话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