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生活吐槽] 不能打孩子的美国, 父母用什么手段惩罚教育?

[复制链接]
derriclin 发表于 2018-7-25 00: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更可下载纽约情报站APP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 ^1 i8 S! a& ^$ E* M  p; F8 l+ C' O

9 g2 b/ W- w& ]% F1 W5 g3 H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一通屁股被别人知道了,你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
  {6 D$ e1 l) k3 q1 C: N$ E1 E( n- B& c7 H. W
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类的话,警察也会马上找上门来。9 z4 L+ t7 t0 I6 s: o+ R

- V1 |% q" h5 ]2 ]$ o/ y9 k  l! C教育孩子需要奖励与惩罚手段并行,惩罚也是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认识错误必须的一种手段。* G  \  F6 B7 H& A0 R$ C

3 [$ B- I  h4 C/ |$ V
1
那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国,
8 _$ O* u5 ]0 ^- ]0 H5 e: c! l6 H9 x# Y
父母们是用什么手段进行惩罚教育的?
$ n' B- d& C4 s; @$ }3 s- G& ]& o) E
, C) |- k1 _; x5 I. S在这几年接触了很多美国家长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我总结了他们的惩罚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两点:“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独处”和“限时”。
' c2 |6 e5 T$ i+ H$ I' A3 B0 t6 a/ Y% f' [% M  X( `" G: C
我这翻译可能不够传神,且看我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惩罚手段。
/ x% }% Z7 a2 ^. d3 m
2 \/ B5 m( c% Z" }* n% i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宽宽到好友梅丽莎家里玩,梅丽莎有三个孩子,分别是四岁、两岁半和一岁。
+ Q: g& W0 S& O1 O$ `- q( A9 F3 H+ m4 ]: o, K9 S* B
两岁半的女儿汉娜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叛逆期,在美国被称为“Terrible Two”(“糟糕的两岁”),常常会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或者在争抢玩具时咬人。8 J. {% y/ ?" k: D

! K  B2 [5 i$ U1 p; r' O有一次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汉娜把要过来一起玩的妹妹推到了,还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5 u& K, s$ F# H' `: Y" N) O0 ~, f

* R9 U# O! O" E. j, H梅丽莎闻讯从厨房出来,一看汉娜咬了妹妹,二话没说把她抱起来,把她放到楼梯上去并说:“You need to time out!”(你得独处了/你不能再玩了)。 2 _: H* a, u+ B0 a

/ R% m  f8 ]/ l5 m. w汉娜在楼梯上坐着,也哇哇大哭。其实她可以自己下来继续玩,但她并没有那样做,而是一直坐在那里哭,而梅丽莎则继续在厨房忙碌,并没有理会大哭的汉娜。
$ M& W7 }( w; G: \0 a; K8 A& x% Y' x. d) N: @( m6 a
哭了约十分钟,汉娜终于不哭了,这时候梅丽莎才走过来,问汉娜知不知道自己什么事做错了,汉娜点点头说不应该咬妹妹,梅丽莎表扬她勇于承认错误,然后给她讲了一通道理,便把她从楼梯上抱下来亲吻了一下,汉娜便又欢天喜地地跟妹妹玩去了。
. d# g$ |; J8 N" _$ r3 h3 N
7 O1 P5 I, V0 [) C6 W" Z7 G
3 R% j6 P4 k" x3 [

2 ]9 p% K; W6 t' g!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I& W4 g8 G
6 _6 m; r, A" E  O- @9 b8 H7 w
在小区的儿童游乐场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们常常会玩得很高兴,该到回家的时间了也不愿意回家,无论家长怎样催促也不肯离开。, X+ k' {) H' p" B
9 z9 y5 n. n( j! \5 [  N, X$ d% ^
美国妈妈大多不会不断地唠叨催促,而是直接跟孩子们说:“孩子们,再玩五分钟就回家!”1 c% k$ B7 J& L* m
& r1 J( u. t9 a+ I" v+ z2 M: z* l
通常这时孩子们会赶紧找自己喜欢的项目玩,五分钟过后,妈妈一声令下,大家便都乖乖跟着回家了。# ?" T9 o9 @" l* {0 A

' b, u2 r, p) }我开始觉得很惊讶想知道这些妈妈是如何做到让孩子这么听话的,因为有时我让宽宽回家,他也会要求继续玩而不愿意离开。
% |& F% |9 W# W0 {- ?
. T# S# e% {" n$ |4 F/ O1 j$ `后来我也会跟宽宽商量说“再玩5分钟就回家好吗?”宽宽没有时间观念,通常会满口答应。
. Q9 h+ `6 m0 y3 P+ {0 s, p% H5 Y6 n$ k  A
但等5分钟过后,他就会耍赖说“还要玩”。
6 w8 S  [3 D* p! ?5 S3 T
& M; I, f. d2 d2 B$ c# x我想要让孩子说话算数首先得自己说话算数,于是不管他如何哭闹扯着他就走,即便他乱踢乱蹬哭成泪人也不理会。/ S2 J' L+ t& G

7 i4 v! ]8 F' r结果就这样两三次后,以后我每次给宽宽做什么事情限时,如洗澡玩水限时,该去睡觉限时等,他都会乖乖地在我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从此不再用哭闹跟我对抗了。
2 w3 t( U/ m5 h, j/ {  X5 \/ i  h' F- U
2
如何与孩子制定有效规则?
  N$ k$ A9 w2 U# l% |# ^, u, w( j$ j" ?  ~9 B; X. u5 a
" F. O( R( P7 T. m) z$ Y
玩是孩子最热爱的事,剥夺玩的权利来作为惩罚手段,的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容易吸取教训。
4 I( [) @% l# ?" ]& P  k$ L& i
5 Z) Y# I, C" r6 H但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孩子总是会跟大人对抗的,且孩子总是很会察言观色,如果他一直哭闹家长就心软下来,或者嫌烦而满足孩子的要求,又或者因为孩子不理会自己的斥责而作罢,破坏了自己订立的规则,那孩子下次遇事就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家长。
0 X) W7 y# A* Y+ P4 T% p- q) ^6 W3 [5 n: ^9 I! g+ U/ \) O! C
要有效做到“Time out”和“Time Limit”,必须要从婴儿期做起。' V8 l6 M, L$ f2 f5 m+ h
美国很多妈妈一人撑起照顾孩子和家务事的重任,很多家庭还常常是有几个孩子,但看起来美国妈妈似乎带孩子比中国人更轻松:把孩子往玩具房一放,便可以安心做家务;把孩子往床上一放,孩子便乖乖睡到大天亮;把孩子往高椅上一放,孩子便乖乖自己吃饭……
& F: y9 X2 g( L, M

, s( W% @- T2 B8 E# R9 f. {; B+ f1 W$ S-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J: `  R8 q0 D) F# C- f9 P! Z
. D; Q8 R8 [7 q- z  |* x
有很多中国妈妈常常感叹家里几代同堂五六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却都会累趴下,晚上需要抱着摇着睡觉,出门需要轮流抱着,吃饭需要追着喂,做作业需要陪着做……
9 _' B5 x% t& P$ g) D6 @3 p
, T. o6 r8 ?: `! B( Z5 k( _这种差别就在于孩子从小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力度是否强硬。; W3 }& r8 y" P  G7 h$ o' a

+ b5 r2 j4 e: T4 ]4 y3 W%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G5 I! k7 e8 P: W
0 n7 ]" V7 D' D9 ]" `; D+ r) k! X% u
纵观美国妈妈带孩子,的确有很多科学的方法。总的来说是她们比我们更狠心。
, u# T* N/ F9 d/ Y. l
( {! O! V+ B3 n! }5 _$ g有时我们逛超市,会看见一些妈妈在专心为自己挑衣服,而一两个月大的宝宝却在篮子里哭个不停,妈妈就好像没听见一样。; Y0 f: ^2 B( c6 c1 R

, T; h& ]% m+ a7 E$ P那时候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哭了这些妈妈不去抱。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美国妈妈称之为“哭就放下随便哭,笑就抱起陪他玩”的道理,其实也是对婴儿哭闹“Time Out”的一种惩罚方法。
. ^5 K/ p  c0 R0 S
, s( R# d0 f: t, J1 `6 e: T
如很多美国夫妻为了不影响夫妻生活,孩子三四个月大便让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并让孩子睡整觉。
: X5 f: |+ @2 S1 M, M
7 `7 n; Z4 l  R5 y* h  T)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e9 ?# L6 A% Q* ?  L& _* }0 ~9 \! r0 ]  _1 j
中国人总是很重视孩子吃的问题,担心孩子吃不多吃不饱长得不够好,所以孩子不想吃了还要追着喂,或者吐出来了还要塞回去,其实这样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厌食。其实孩子饿了自然便会吃,孩子不想吃的时候表明他还不饿,强迫孩子吃只会有反作用。
: X4 }3 ]% o1 K$ ?6 _$ l9 P

: x. C; V2 a" J*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V8 L: r2 S' S; P
“Time out”和“Time Limit”其实也就是一个狠心的训练总结,只要够狠心,孩子没有培养不好的。

1 m8 V* e% ^+ i& E[size=14.6667px]
1 _$ r! e3 O# w3 H6 n

/ |( N; b2 D8 s- L) [0 i8 ~1 B3 E9 {
如果喜欢我们请长按图片能更方便查看我们每日时时更新的新闻资讯哦!
如果喜欢我们请长按图片能更方便查看我们每日时时更新的新闻资讯哦!

7 p+ r. x- R- D; \9 @

$ e1 i4 `0 |, }+ x8 w# b
. _# `. ~/ `3 r" a/ H& N6 }( d7 O+ s. Z# F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反馈后的24小时内删除侵权信息


1 a/ R& b9 H0 }  \- h3 C+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情报管理员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