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联络文章详情

整个朋友圈都是18岁自拍,而留学生的「成年礼」却让人莫名想哭

2017-12-31阅读 7208 北美学霸君 我要关注


今天,睡了个懒觉的学霸君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微博朋友圈里,竟全是都是:我的18岁。。学霸君不由回想了一下自己的18岁——那年,像是与过去的自己做一决断,一转身走向了看似晴空实则坎坷的未来。那一年,你都有哪些故事可以分享?今天,就和学霸君一起,走进18岁的自己。


接下来学霸君还会更加努力给大家带来考试干货、学霸技能、和备考经验的!快来点击标题下方的北美学霸君关注我,么么哒!



今天,睡了个懒觉的学霸君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微博朋友圈里,竟全是都是:我的18岁。学霸君不由回想了一下自己的18岁,那年兵荒马乱,那年眼角含泪,那年,像是与过去的自己做一决断,一转身走向了看似晴空实则坎坷的未来。


那一年,你都有哪些故事可以分享?今天,就和学霸君一起,走进18岁的自己。


2017年的倒数第二天,睡了个懒觉的学霸君起床顺手刷了刷朋友圈,惊奇地发现大家都在晒十八岁的照片,并时不时地伴随着90后的一片哀嚎:哼!再也不能假装自己是宝宝了!


那么,18岁这个梗,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趁着跨年的钟声还没有敲响,一群拿着保温杯装可乐,吃着火锅涮青菜的叔叔阿姨们,纷纷晒起了自己的18岁。


那年18,谁还没非主流过。



即使那年年少不忍直视,也得发出来吓吓你们。



毕竟,念旧的我,可是连18岁的手机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现在。



当然还有一群吃肉肉喝水水的小朋友们,充满怀疑的眼神忽闪忽闪:18岁的照片?不存在的,人家还是幼稚园里等待大人来接的小朋友呢~



然而,说到留学生的18岁,那可真是用刷题、文书、毕业和别离拼凑起来的哀愁,试问,哪个准留学生的18岁,不是由焦头烂额的标化考试和申请季拉开帷幕的?

我的18岁,从兵荒马乱开始

不管前期做了多少标化和应试的准备,一踏上香港、澳门、台湾或者离祖国更远的土地,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到考场里,还是紧张到手心出汗,走进考场时,表情始终认真而凝重。 



除了护照、文具和准考证,一定要带的还有红宝书,巴朗3500一类厚实的单词书,背在肩上心里也沉静了多。互相加油着一边打趣,什么样的破考试还需要坐飞机去考?不过能顺便旅个游也就罢了。


这次成绩还delay吗?干脆delay 吧,最好别压分,省得操心成绩了。泄题不说还压分,collegeboard真是xx!汗津津的手捏着薄薄的一张准考证,恍惚间意识到,好像马上就是最后一次和身边的这群人坐在一起考试了。 



之前时常抱怨着,如果不是走上了出国留学这条路,不是像现在这样皱着眉背单词到委屈,熬着夜巩固标化给学校写着几千字的英语论文,就按照国内按部就班的生活,做题,刷题,高考,至少心理上会不会轻松许多。


很多人用Robert Frost那首诗激励着自己,也鼓励着同伴们——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真的会过得更好吗?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清楚。


毕竟留学这路走了这么远,已经来不及再去遗憾了。


同样占据我们18岁的 还有纷至沓来的大学文书

坐在电脑前打开word文档,面对着"common app essay"的大标题发愁。


被中介催稿的恐惧仍然时而出现在梦里,似乎很多事情组成了我们,却没有什么是真正的define了我们的核心。


十几二十次的修改后,终于像样成型,看着送出去的申请心里说不出的成就感,当然还有小小的揣度,这样的我,他们会喜欢吗?然而,就是被花样的文书逼迫着自己反思自我的那段时光让我们逐渐意识到出国留学的奥义,隐隐约约的梦想,和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 


(笔者电脑里仍然保留着那年申请季的文书)


在那之后,“后申请时代”突如其来的自由让人有些不着头脑。崩了十八年的弦儿突然有点松动,正适合刮一股青春的躁气。小伙伴们开始为AP或者期末做最后的准备,越来越多的事情也逐渐跟“最后一次”这个标签挂了钩。


一页页的微积分,经济,物理题和纷繁的世界历史的间隙里,大家开始看之前嫌弃太长太深奥的书和电影,追番补剧,男生们三五成群约着球赛,好友们利用闲暇的时光用来漫步自己的家乡。身在北京,把几年未去的圆明园颐和园紫禁城逐一拜访,玉渊潭看樱花,香山登顶鬼见愁,一遍遍记录这个城市的美好和宽广。


随着申请的结果陆陆续续的下放,朋友圈内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被录取的满心欢喜,被“翠菊”的也是真真实实的气馁和少年意气的不甘。现在想想看,录取信或者拒信都不能代表什么。“是否是一名优秀的人”的答案从来就不在别人的评价当中,而是内心。在低迷的时候,要学会相信自己,不自傲自满,亦不妄自菲薄。


临近学期的尾声,终于要和校园告别,开始一次次怀念暮春时隐时现的薄雾和清晨清澈的鸟鸣,暗红色的橡胶跑道和那些饭后两三人结伴散步的日子,路边一直叫不上名字的好看小花,楼道里的交谈年轻的笑声伴着窗外沙沙作响的树叶,眼底映着操场上背光的身影。


老师们也开始更加和颜悦色,甚至不甚熟悉的老师在楼道里偶遇都会说一些“在那边多多保重,照顾好自己,努力学习”一类的嘱托。看着忙碌的初中生们一边缅怀所谓“逝去的青春”一边说自己老了老了,不过那时还没有端起装着沏好枸杞水的保温杯,也没有在出家门前在包里放上几个暖宝宝,淘宝里的浏览记录还是新衣服手机壳,不是醒目的防脱发洗发水,生姜护发素。



暑假是一场场旅行,深夜烧烤的烟和着啤酒的白沫,朋友圈里一条条的留恋和结结实实的离别。希望时间停下来,永远停在高三的夏天,然而还是被毫不留情的时间催促着大步向前。大大的行李箱装满了生活用品,面对家人时而眼眶一酸,果然也没有办法割舍相处了十八载的人和城市。


还没收拾好情绪 一张机票就送到了大洋彼岸


新的大学生活没有那么难,却也不算轻松。教授全英语授课,和美国人一起group work, 有时受了委屈或者身体不适,却独当一面地不敢把任何糟糕的经历分享给在国内的家人。中秋节的明月,春节的福字,国内的大小事件都牵动着留学生们的心。最喜欢的当然还是放假,心心念念了一学期国内的好,也明白了“归心似箭”这个成语的意义。


说来也是好笑,明明走之前百般嫌弃的事、物都变得可爱,像是地铁的人潮,街边的苍蝇馆儿,爸妈的唠叨也显得亲切而宝贵。自己多年的枕头和被子,若是再有一只猫,怕是再给一百万都不想回到国外了。


或许是经历了只身在外的孤独,甚至受到了种族歧视的委屈,大家都变得更加成熟富有担当,很多人拥有了心爱的人想要守护,还有的人安心坚守异地或者跨国的感情。


留学生们的18岁,好像就是从兵荒马乱开始的。然而短短的一年内,经历了标化、申请、别离和相逢,告别了在国内的安稳后在新的国家努力生长。


在同龄人按部就班地升学时,留学生们的18岁有着更多的变数和抉择,更多独自面对的时刻。那一年成长的很快,然而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样子。


2017年的倒数第二天,睡了个懒觉的我起床顺手刷了刷朋友圈。


琳琅满目的图片配着同样的一个数字,18。


那一年,我们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模样,并开始对他产生留恋。 



本文系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推荐阅读

回复[太拼]查看:美帝的熊孩子你们这么拼,中国的出国党还能混吗 ?


回复[110]查看: 托福上110 分的英语水平是怎样的?在国外能正常生活吗?


回复[书库]查看:适合出国党的19个在线英文书库, 从此阅读就是分分钟的事


还没有关注北美学霸君?搜索微信号gpamaster长按并识别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即可1秒变身学霸!


上一篇:美国各州最难进大学排行榜,果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下一篇:2018年度最具性价比大学排名,超越哈佛的居然是它们!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