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生活文章详情

王朔:世上伪君子那么多,我演个流氓怎么了?!

2017-12-09阅读 207 华人在纽约 我要关注

👉好书推荐(请点击标题阅读)

👉她其貌不扬, 却是林语堂眼中最可爱的女人

👉莫言 茅于轼读完叹息: 大师远去, 再无大师

👉为何日本教授写的中国历史却风靡全中国?

一个时代过去了,

王朔也老了。


王朔


01


1958年8月,王朔出生于南京,原名王岩。上小学时,父母发现班上有个女孩儿也叫王岩,回家翻字典,翻到一个“朔”字,就给他改了名。

 

出生没多久,王朔就去了北京军队大院,成了所谓的大院子弟。他所在的那个院儿是军事训练部。父亲是军校部的参谋,一年到头很少在家。母亲是医生,一岁半,他被送进保育院,脑子里根本没有父母这个概念。

 

十岁以前,王朔都不认识爸妈。“我爸就是一军大衣,我妈就是一黑妮子大衣。”

 

亲情的缺席,给了王朔自由,也令他多少有些怨恨。有次在学校,高烧40℃,送到301医院急诊室一查,急性阑尾炎。当时,母亲正在给重病患者决定治疗方案,等她赶到医院,做完手术的王朔躺在病床上,第一句话就问:“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看我?我做手术家里人都不来。”

 

后来母亲问王朔:“你能原谅妈妈吗?”

 

王朔说:“不能。”


母亲抱着王朔和他哥


王朔是跟小伙伴儿们混大的。跟外面不一样,这帮大院孩子,从小玩儿的都是军事游戏,连扑克牌打得都是军事扑克。书呢,读军事电报,读《张国焘回忆录》《丘吉尔回忆录》,电影看军教片《奇袭》。打架,家常便饭,受了欺负,必须找机会打回来。王朔的攻击性和战斗性,早在那个时候就形成了。

 

叶京,跟王朔一个院儿的发小,也就是《甲方乙方》里面那个作死跑乡下吃苦的老板,后来拍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那是大院子弟的一部挽歌。他在部队时,坦克射击手第一名,说打你左眼绝不打右眼。蹲在他边上有个装炮弹的,那是《我爱我家》里的梁天。

 

对了,还有俩兄弟,也是大院出身,据说打架手特黑,后来他们搞了个电影公司,叫华谊。


02


在北京翠微小学读书时,王朔就不是三好学生。上课时,他低着头不看老师,理由是那个女老师长得太难看了。写东西,他一直很自信。老师让写作文,他自己玩自己的,老师怒问:“你怎么不写?”王朔一抬脖子:“我打腹稿呢。”

 

在老师眼里,他是个特别反动的孩子。读初中的时候,老师上语文课,讲错了一个字,他忽然站起来:“老师,你那个字讲错了!”

 

老师很不高兴,没理他。

王朔还说:“老师你讲错啦!”

老师冲门一指:“你给我出去!”

 

随后,老师告诉王朔他爸:“你们家王朔上课老是不集中精神听课,还影响其他学生。”

 

此后,王朔看老师不顺眼,老师看王朔也不顺眼。最后没办法,王朔只能转学。所以在王朔心里,权威从来就不是不能质疑不能推翻的:“有知识怎么了?有知识了不起?有知识跟道德完善两码事,谁他妈都别假装是大师。”

 

1979年高中毕业,王朔去青岛当了海军。当时的王朔长相清纯,一张娃娃脸,有点像女孩儿。但一笑,又能拧出点儿坏水来。他出名,因为特别能侃,中外军事典故、京城名人趣事、各种医学案例,张口就来。说到好笑的地方,能把睡上铺的人笑得铁架子床直摇晃。



3个月新兵训练,王朔就没怎么吃饱过,全是吃窝头,刚要睡觉,一声哨响又要跑八里地。与世隔绝,根本见不着女的。有次查脑膜炎,部队来了几个中年女大夫,这都能让新兵解馋。

 

他是个十分珍视名誉的人。


有趣的是,这和王朔日后在文坛激起的反应,极为相像。他只是想给大家开个玩笑,结果学院派当真了。而他也感到莫名的委屈。


1980年,发小叶京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读了一年没劲,退学了。当时开饭馆要三个法人,他就拉王朔挂名,开了个饭馆,叫做“天府酒家”。

 

王朔没事儿就晃荡到叶京那里,人家前面吃饭,他窝在馆子后面写小说,后来还经常把《啄木鸟》的一帮编辑请过去吃饭,拉拢拉拢感情。八十年代的文学盛世,什么伤痕、先锋派、新写实一批批都要喷薄而出了,谁也没想到,王朔一出来,风头盖过了所有人。


04


1985年2月,《当代》杂志公布了上一年度当代小说评选名单,最末尾有个不甚起眼的名字,王朔。获奖作品,《空中小姐》。拿的是新人新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空中小姐》讲一个社会青年和空姐的恋爱故事,有些琼瑶式的肝肠寸断。但在当时,感动了不少青年男女。王朔写这篇小说,第一稿3万字,拿给编辑龙世辉,龙世辉一看:“好故事,就是太单薄了,你给丰富丰富。”


王朔挖空脑袋,给故事抻到了10万字,结果等他去编辑部,龙世辉退休了。又拿给章仲锷,章仲锷一看:“好故事,就是枝枝蔓蔓太多了,你再修改修改。”王朔跑回去,又来来回回改,前后改了9遍,加起来差不多100万字。

 

《空中小姐》稿费360元,根本不够王朔吃的。他只能在社会上乱转,跟当时还在《青年文学》当编辑的马未都熟过一阵,常带着马未都跑北京舞蹈学校找女生神侃。晚上10点,人家女生都挨个儿洗漱完了,马未都实在扛不住了,王朔还挤眉弄眼:“再坐会儿,再坐会儿。”

 

一天下午,王朔请马未都过文艺生活:“舞剧《屈原》,一起去看吧。”马未都心想没什么事就去了,到门口,王朔就一张票。马未都问:“就一张票怎么看?”王朔说你甭管:“我有办法。”

 

马未都拿票进去,第一排,风光无限好。舞剧开始,只见王朔从后台出来了,把马给羡慕坏了。音乐声中,台上,演婵娟的女孩儿一个下腰,演屈原的背对观众,就势往前俯身。只听王朔醋溜溜地说:“估计丫亲了个嘴儿。”

 

演婵娟的沈旭佳,后来成了王朔的老婆。


王朔和马未都


头一次见面,两人互留电话,说无聊了可以打。真无聊了,就约在玉渊潭游泳,为了显得有内涵,各自把各自会背的名人名言都说了。当时两个人处境都不乐观,一来二去知了心。后来看了沈的舞剧,王朔就爱上了她。

 

追沈的也多,大款都有。沈根本就瞧不上。


那时我真是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猫在家里写稿子,希望全寄托在这儿上了。偶尔拿到一笔稿费,就满足一下沈旭佳的购买欲。我和沈旭佳都不会买东西,净上当,花冤枉钱。


我给她买的高筒皮靴,跟是歪的,她给我买的毛衣是桃红色的。最终还是常穿的那身衣服合体,索性一年四季地穿。反正沈旭佳在我眼里浓妆佳,淡妆亦佳,蓬头垢面不掩国色。



——访谈·《我是王朔》

 

1985年,《浮出海面》在《当代》第六期发表,写一个社会青年和跳舞姑娘甜蜜而惆怅的爱情故事。作者署名,王朔,沈旭佳。


06


那天下着大雪,叶京开着车,拉着王朔从西直门去和平里影协的电影院。路上,王朔眉飞色舞地狂侃:“中国电影哥们儿现在平趟!”十几年后,叶京回忆起这段情景说:“他当初幼稚得就像一个孩子,放了很多狂话。”

 

1988年,的确够王朔狂的。那一年,他的四部小说被搬上银幕,分别是《顽主》《轮回》(改编自《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喘气》(改编自《橡皮人》),因此也被称作“王朔年”。王朔的风头,一时无两。

 

尤其发表在《收获》上的《顽主》,王朔可以说旱地拔葱,自创了一种新文体,通篇充斥着“王氏幽默”的对话体小说,一路靠北京方言调侃下去。表面特别不正经,下面,全是辛辣的讽刺,讽刺社会乱象,讽刺假道学,讽刺知识分子的端着,讽刺一切假崇高和自以为是的精英主义。

 

大概意思是:别他妈装了,你丫累不累?



之后,王朔的小说,大量对白,天然的剧本坯子,稍加改动就就可以拿去拍。小说改编成电影后,语言更加突出,影响力更大。街上青年都开始像王朔小说里的人那么说话。这种影响深入骨髓,改变了一代人乃至两代人的说话方式。什么“爱你没商量”、“玩儿的就是心跳”、“过把瘾就死”,这些词,本是王朔小说的书名,变成了社会最流行的语言,引来各路人的效仿。

 

这种影响,不敢说前无古人,恐怕后无来者。

 

主持人窦文涛就说: 


那时候我迷王朔,二十多岁,本是个老老实实的石家庄孩子,当然一肚子不老实。看他的小说,感觉终于找到了学习榜样。


原来能这么跟人贫,话可以说得这么好玩!


大开眼界。甭管真假,可以说他给我介绍了一种生活,这生活让我怦然心动。


从此,王朔成了潮流、反叛的代言人、颠覆者的标杆。看王朔一夜间成了现象,一呼百应,很多伟岸的人坐不住了,批判他笔下的人物油腔滑调、消费人生,而且强暴了汉语。

 

批评从语言,渐渐指向文化层面。

他们说,王朔是泼皮无赖的调侃。

玩世不恭,恶作剧,旷野上的废墟。

什么叫无赖?不就是痞子嘛。

那你不就是“痞子文学”咯。

王朔一听,不答应了:

“你们他妈才痞子呢!”


07


马未都曾说:“王朔是个奇才,他有超强的生活观察能力,而且只要发生过的事,他立马能以高于现实的手法给你写出来。比方说几个人上午聊一上午天,胡吹乱侃,东拉西扯,他回去,一下午就能写出一篇特有趣的对话小说。”

 

所以,无论在哪儿听来的,王朔东捡一句西捡一句,把各种口语组成了新语言,成了独门绝技,谁也偷不走。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尤其是用语言撕破伪装,简直是王朔的拿手好戏,读起来倍儿爽。他就像那个撕破皇帝新衣的孩子,所有光正伟、道貌岸然的事物经他的笔一调侃,都显得那么可笑。

 

可有人觉得这些话太冒犯,分外不爽。一本名叫《王朔批判》的专著,居然卖到3万册。但架不住读者喜欢王朔。1992年,王朔的四卷本文集出版,首印8万册。那时候,也就文坛六大腕儿,鲁郭茅巴老曹能出文集,活着的作家里,尤其年轻作家,还没谁敢出文集的。

 

文集一出,洛阳纸贵,《纽约时报》《读卖新闻》《泰晤士报》均有报道。1993年底,英文版《商业周刊》上介绍王朔,称王朔是“以最现实的姿态叙写中国现代社会问题”的杰出作家。

 

当时在华艺出版社的黎波回忆,不少人曾在出版社大打出手,就为了抢王朔文集的订单。


王朔当年还出过一盘磁带


后来,有人问王蒙:“王朔算是作家吗?”

王蒙说:“当然算!而且是个好作家。”


许子东也说过:“只看到王朔流氓语言的人,不是真蠢,就是装蠢。这套语言背后有‘指点江山’的一面是很清楚的。”


但当时,大部分主流就是看王朔不顺眼,以“痞子文学”冠以名号。对于这个称呼,他觉得是种侮辱。毕竟那些小说,在他看来是有姿态的,凭什么就归成痞子了?你们他妈算老几呀?


王朔嘛,大院儿出来的,攻击性人格,孩子脾气,心想,你们说我是痞子,那我索性痞子到底,于是演起了流氓王朔:


“你们说我不是东西,你们一个一个都不是东西!谁他妈都别冒充正人君子。”


“社会就是一帮人在那儿装呢,不装,早打出脑浆子来了。人类就是装着装着,才进步的。”


“拿知识欺负人算牛逼吗?真他妈可笑。什么知识分子,我看就是一知道分子,会拿各国语言说‘我爱你’和‘X你妈’。”


所以,刘震云说,鲁迅的小说,读来读去,说了两个字,吃人,后来王朔的小说,读来读去,也就说了两个字:别装。


08


文集出版后,王朔的大量精力都花在了影视上。不客气地说,当年王朔一人承包了中国影视的半壁江山,而且长出来的全是经典。

 

《渴望》播出,引起轰动,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收视率:96.4%。

 

紧接着是《编辑部的故事》,郑晓龙找了四个编剧,其中有王朔。剧本写完后,一直通过不审查,大家没了心气,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之后一天,审查又通过了,剧本却丢了。王朔就靠写东西吃饭,不写都不行。在剧组打工的冯小刚毛遂自荐:“王老师,要不咱俩一起写?”

 

1991年,《上海一家人》《雪山飞狐》《编辑部的故事》同年上映,其中社会影响力最大的,还得算《编》。它的王朔风格太明显,就是不把知识分子当启蒙者,写成跟老百姓一样的大俗人。李冬宝那个角色,王朔跟冯小刚一起找的葛优,比着葛优的样子写的。当时葛优答应了另一部戏,冯说:“你不来,我们就不拍了!”


编辑部的故事彻底让葛优红了


之后,王朔写《爱你没商量》,口碑很差。就在这时,英达看了美国的情景喜剧《考比斯节目》,想着自己也弄一个,就去找王朔。王朔正想靠一部电视剧翻身呢,两人一拍即合。

 

王朔实在无心写作,躲到了外地,给英达推荐了一个人,梁左。此人是谁呢,就是给姜昆写相声《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的那位,相声包袱炉火纯青。果然,经梁左的妙笔一写,《我爱我家》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那时,马未都在一帮人怂恿下开了个海马歌舞厅。每次进屋一看,妈的,满桌都是熟人,根本不好意思提钱。“那时北京人以不给钱为荣,如果这桌有人要付钱了,还要按着不让付,没有任何经济观念。”无奈,马未都跟王朔说:“我赔惨了,得想办法赚回来,你看能不能照着《编》的办法弄个电视剧。”王朔想了想,就一集请来一个明星拍《海马歌舞厅》,可惜没火。

 

《海马》没火,《过把瘾》却火了,还捧红了王志文和江珊。当时,主流不满王朔的“痞气”,央视还专门把《过把瘾》放在十点后播出,但也挡不住它火得一塌糊涂。

 

王朔一看,光当策划和编剧还不够,得想办法掌握更多东西,最好能自己弄个公司。

 

于是,他就和冯小刚“狼狈为奸”了。


09


冯小刚第一次看王朔的小说,是在海南岛尖峰岭的原始森林里。 那是电视剧《大林莽》的拍摄地,他是电视剧的美工。 


一次,他正望着天空发呆,一旁看书的郑晓龙不时发出笑声,一边笑还一边骂:“真他妈孙子!” 

   

当然不是骂作者,而是由衷地赞美。冯小刚便问:“谁这么孙子?把你乐成这样?”郑晓龙把书递给他:“我一哥们儿,王朔。”

   

读完《浮出海面》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冯小刚也骂道:“真他妈孙子!”  


86年一个夏天的下午,冯小刚第一次和王朔见面,从此就把王朔当成了艺术创作上的指明灯,走哪儿都王老师王老师地叫。


这些日常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经王朔一番看似漫不经心地描述,竟变得如此生动,令人着迷。这种与时俱进的视野和观察生活的角度,对我日后的导演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指导我拍摄贺岁片的纲领性文献。


——《我把青春献给你》·冯小刚


 

第一个剧本《好梦献给你》,冯小刚还没下笔呢,人家钱都打他账户上了。结果冯小刚才思枯竭,迟迟写不出东西。好在这时有人把刘震云的《一地鸡毛》送上门来,两人一看好东西,赶忙找陈道明来演,一炮打响。

 

原以为会越来越好,可拍了电影《永失我爱》,反响平平,电视剧《月亮背面》,直接就没通过审查。王朔导演、冯小刚主演的《冤家父子》,拍摄时,王朔在车里跟人侃,冯小刚在前面拍,拍完了找王朔:“王老师觉得这样如何?”王朔摆摆手:“你觉得怎么好怎么来吧。”


电影在瑞士拿了个奖,回国就被封杀了。主流觉得他是洪水猛兽,影响力太大。当时王朔明显能感觉到,各种暗流都在向自己涌来。


包括他跟冯小刚后来弄的好梦公司,雄心勃勃,也因为行政上的原因让人给灭了。说白了就是觉得你王朔太叫嚣了,太张扬了。


——叶京访谈


最后,王朔把《你不是一个俗人》给了冯:“你自己玩儿吧,以后拍电影,别挂我的名。”

 

不久后,眼看就要一事无成的冯小刚,拿着本子拍出大陆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


2000年前后,王朔彻底崩溃了

 

世纪之交,父亲死了,哥哥死了,梁左也死了,紧接着5个朋友,哐哐哐死了一堆人。有些人,上午还好好的,下午说没就没了。

 

对死的恐惧,直接导致对生的怀疑。王朔溺水一样到处乱抓,《佛经》、《圣经》、《道德经》…他反观自己的人生,在深夜里痛哭,在酒吧里逮谁跟谁哭一顿,见谁都两眼发直。

 

这一哭,就是好几年。

 

马未都说了件事:05年,王朔窝在家里写《我的千岁寒》,看见门口一个修自行车的特别讨厌,一看见他就写不出东西来。


于是,王朔从家里拿出了3万块钱,给那修车的说:“这3万块你拿走,到别的地方修去。”

 

人走了,王朔后来不放心,还问马:“他不会再回来吧?”马未都说你把心放肚子里吧。

 

马未都在节目里说:“我估计他啊,手上就3万块零几百,都给那人了。那时他精神上就有点恍惚了,正常人谁干得出这种事啊?”


11


07年,王朔出书,骂了不少人。他说张艺谋是“搞装修的”,说《满城尽带黄金甲》太土了,地主才喜欢金子呢,说李敖就是自恋狂,自己封自己大师有意思吗,说郭敬明就是一小偷…

 

因为私人对话被媒体曝光,他指着一个女记者鼻子“骂”了足足13分钟,没一句带重样的。王朔骂得很痛快,骂完人,他又四处跟人道歉。

 

“得罪小人得罪呗,跟小人做朋友才累呢。” 

“没写完也比你们写的好,就敢吹这个牛逼!” 

“我心理没问题,我心理严重正常!”

“缺德媒体别找我,怎么那么爱跟你聊啊?再给我乱写我找你们报社去,我才不像窦唯那么傻烧你们汽车,见面我直接抽你们这帮孙子!”

 

那一年,不少人觉得他疯了。

 

可实际上,王朔是个内心十分脆弱的人,认识他的,都说他实在太善良了。能帮忙的事,他是一定会帮的。当初孟京辉要弄个话剧,没钱,他立马支援。还有一个著名的“要犯LXB”,生活境况很不好,王朔就约他出来,两人聊了一本书,名为《美人赠我蒙汗药》,书出版后,版税分文不取,全都拿给那个叫老侠的人。

 

即便跟冯小刚掰过,拍《天下无贼》时,剧本改了很多遍,怎么都通不过,找到刘震云,刘震云也没辙。电影局的理由很简单:让贼做主角,没有先例,贼做好事的动机何在呢?

 

无奈之下,冯小刚只好找到早已疏远的王朔,王朔一看:“简单,让女贼怀孕,然后进庙烧香。人心向善,自己这辈子毁了,希望下一代美好。宗教情怀也加进去了,格调一下子拔高了。”

 

编剧一听,“王朔太老辣了,不服不行。”


王朔看到人多他就有一点发怵,他就会紧张。有的人紧张是变得懦弱,他的紧张反应是开始产生攻击性,话一出来就不好听了。



——冯小刚


王朔说,自己内心有无限的黑暗与光亮。 

他没想主动攻击谁,也没想做真流氓。

演流氓,都是被社会给气的。 


那一年的王朔,格外凶猛


12


冯小刚拍《非常勿扰》后,王朔看了,挺喜欢。两人化解前嫌,冯请王朔写了《非常勿扰2》,电影讲了两件事:爱与死。

 

借着人物的嘴,王朔说了很多话。

 

如今,王朔过上隐居般的宅男生活。养着猫,早睡早起,用微信,头像是自己的爱宠,在朋友圈只看不说话。他拒绝网购和快递,一个月去一次超市,买回一堆东西,挨个吃,从最新鲜易腐的蔬菜开始,以打卤面收场。

 

家里,墙上挂着自己写的4个字:不受福德。

 

写东西用电脑,一天能写一整屏。一数, 500个字。他有强迫症,边写边改,但凡用词,要把所有的同义、近义词全部列出来,反复揣摩、替换。给人物起名字,都是顺手捞一个,比如拉开抽屉,看一抽屉的药,里面有什么取什么,看到“安定”,就起个人名叫做安定,看到“消咳平”,他直接取名萧科平。王中军的秘书叫芒果,《非2》里,姚晨就叫做芒果。

 

他越来越宅,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几年前,洪晃在三里屯太古里的“薄荷糯米葱”开业,请他出席,他脱口而出:“不去,我有童年创伤。”


小时候,王朔淘气,被批评了也假装不在乎,嬉皮笑脸地跟人家臭贫,其实内心很受伤。


此番言论一出,朋友从此也不为难他:“你都创伤了!谁还好意思勉强你?”


就连女儿的婚礼,他都没去。冯小刚、赵宝刚、陈丹青代表娘家人上台致辞。陈丹青说:“王朔没有勇气站在这里,他搂不住。”


一个时代过去了,王朔也老了


此文到此,差不多该结束了。关于王朔,还有种种,一言难尽。回看岁月,当初对他的误解,给他冠以的名号,如闹剧如悲剧。多年后,王朔接受采访笑道:“现在我接受,文化意义上我就是痞子,反主流嘛,说得好!”


就像文化批评家朱大可说的:“王朔就是文化董存瑞,他是进行文化爆破的英雄。但他的文化批判却被人们误解为痞子行为。当然,在一个文化颓败、价值错乱的时代,珍珠和鱼目总是被人混淆的。误读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本性。”


那些年,王朔的愤怒,下面是无奈。


他真的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请您给本文留言,我们会精选开放评论】

👉优品推荐【滑动并点击标题进入】

👉每天1次, 风湿、颈椎病、宫寒等都好多了

👉知识面真的不够用?这4本书帮你轻松搞定

👉这个地球仪,让孩子们扔掉王者荣耀来学习

👉居家清洁神器, 水渍油污 头发 碎屑全搞定

👉每天1元,神奇止咳化痰,轻松解除咽炎气喘

👉一元搞定比马桶还脏 530倍的洗衣机内胆

👉大S推荐:无需洗牙, 教你 7天就美白牙齿

👉看畅销台湾30载,贯通上下五千年的好书

👉1元就能缓解肩颈疼痛, 日本旅游必买神器

👉日销20万箱的爆汁橙, 甜而不腻,全网卖爆

👉用它喷一喷,一分钟就能除掉99.9%的螨虫

👉月销200万御寒百搭神暖袜, 穿上脚超温暖

👉薄如蝉翼, 3秒发热的37℃黑科技恒温内衣

👉可以擦除车身刮痕的黑布,效果比4s店还好

👉不用电的日本去毛球神器, 比胶带好用百倍

👉堪比神仙水的国产纯露体验, 天然护肤精华

👉汽车压不破的德国环保热水袋, 可用一辈子

👉50岁亿万富豪濒临破产,意外再造创业传奇

👉这块绵柔醇香的牟定腐乳, 比奶酪还要健康

👉黄金小米粥, 胃不好的朋友每天都爱喝一碗

👉风靡全球的干燥皮肤救星, 英国女王都在用

👉可能是世界最好吃的曲奇, 吴秀波都流口水

👉有型有料的男士保暖裤,拒绝臃肿,锁温37℃

👉3个月卖300万根糯黑玉米, 再不买就断货了

👉穿上能"燃脂"5cm!如同恒温 36.8℃保暖器

韩国厨卫清洁剂: 陈年油垢一喷就没

上一篇:男人50岁几乎逃不过这几种病 逃过了的人个个长寿!

下一篇:【好曲】清香一室,心香千里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