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品推荐(请点击标题阅读)
文章来源:清唱(ID:qingchangaixiaoyang)、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作者:艾小羊、蛋蛋姐
01
养了4个儿子,却死在出租屋,这是朋友的老家邻居,周老太的故事。
周老太养了4个儿子。
中风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在北京上海的儿子,她跟不去;留在家乡的儿子,忙于处理自己人到中年的一地鸡毛,无力照顾她。
最后大家一起出钱,把她安置在出租屋里,每月花7000块钱为她请护工。
周老太觉得自己晚景凄凉,白养这么多孩子,但她的子女,其实也没谁是真正的白眼狼。
哪个成年人活得容易呢,还不是各有各的难处。
单纯的善恶对抗,是童话最爱的题材;现实生活中,亲人之间的彼此伤害,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养儿防老”有多冰冷,多无知?它意味着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你以为父母是因为相爱,所以有了你;你以为父母之爱是最单纯的本能,但“养儿防老”一说出口,所有的温情瞬间轰然倒塌。
原来我们未经同意被带到这个世界,不过是跟马戏团的猴子一样,为了养大收割的。
02
养儿防老的危害还不止于此。
它是中国父母普遍缺乏边界意识的根源。很多人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未来,对他们付出不计成本、不留后路。
当孩子长大,当初付出有多狠,如今索取和压制就有多毒。
孩子是自由的星星,只是恰巧落在了我们的庭院。
《上海的金枝玉叶》里,谢家四小姐黛西被下放郊区农场,丈夫入狱。
为了陪伴独自在家的幼子,她不像别人那样住在农场,而是晚上十二点到家陪孩子,次日清晨四五点钟又启程赶回农场。
这种难,超过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父母。然而她90岁的时候,一个人住在上海的老房子里。
作家陈丹燕采访她,问她要不要孩子们给钱。她说:“我不要他们的钱。他们给我钱,或者回来看我,都是情份,不是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这样做的。”
黛西晚年与一个老护工住在一起,子女在美国。
她用铝锅做戚风蛋糕,去世的时候,子女不在身边,但洁净向阳的窗台上,摆着她最喜欢的白色百合花。
看到这一段,终于明白这个女人为什么一生经历大风大浪,却始终活得阳光向上。
因为她想得开,不放债,把苦与乐,都当作是自己的命运,是她自己的选择。
不放债,是人活着的基本。生孩子,无论一胎还是二胎,自己愿意、想生,才是真正的理由。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考虑清楚一个问题:如果养儿不防老,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对我来说,首先是“我愿意”。作为好奇的白羊座,我想知道怀孕生孩子是怎么回事,想知道被孩子花瓣式的小嘴吮吸是什么感受。
其次,为了活得更有重量和质感。
如果没有孩子,我一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努力。孩子作为一种负担,某种意义上也拓展了我们生命的边界,让我们更快成长为一个大人。
第三,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孩子属于未来,而我们属于过去。我不求他们养老,只求他们愿意带我一起玩。
除了为什么生,我还有三点建议,能让你少后悔。
有一定基础再生、心有余力再生。孩子不值得你耗尽生命的全部光和热,如果生一个孩子,就让你的生活档次降低两个level,别生了,对孩子对你都不好。
留钱养老,留健康养老,都比养儿防老靠谱。不管有孩子没孩子,都要买保险买房子,锻炼身体培养爱好。
没孩子的,赶紧赚钱;有孩子的,别把所有财力和精力都投到孩子身上,给自己留点不犯法。
对于生命本质的孤独有清醒的认识。
衰老本身就是一件悲惨的事,躺在床上动不了的时候,不是你一睁眼就能看到满脸憔悴的孩子,就叫幸福,而是回想这一生,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为了自己,直到最后,才把自己交给命运,才叫牛X。
03
这让小编想起不久前看到的另一桩新闻。
在台中市东区,十甲东路有一条街。
这条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公益事业单位——“互助会”、“爱心会”、“老人会”···
在这条不到200米的街上,这些机构就有十多家 。
不时有老年人和中年人出入这些“爱心会”、“老人会”,进去后,热情的工作人员递给他们一张入会表格——缴纳442元,便可以成为互助会的会员,开展互助项目。
这些会员们也真的会经常去看望老人,对他们嘘寒问暖,在病房的外面,会员们甚至会排成队挤作一团,甚至表现得,比老人的子女还要关切。
第一次看到这些的时候,咩咩忍不住好奇:
台湾的福利政策怎么这么好?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愿意拿出自己的金钱和精力去帮助老人们?
04
后来才发现,是我太天真。
因为,在这整条街的十多家互助机构里,互助项目只有一个——为“病人是否能撑过一个月”下注。
最低投入435块,最高投入217万,随后这些交了钱的会员们就会被工作人员带去“看货”——一般是癌症末期病人。
看货的地点,有时在医院,有时在那些奄奄一息的病人家里。
如果病人在一个月内死亡,所有钱就会归庄家赢得,任何危急情况,医生都不得抢救。
而对于押注的会员们来说,这些病人不能活得太长,也不能活得太短,一定要在2-6个月,2个月也行,6个月就再好不过了。
因为假如病人能活2-6个月,那么所有参与者将获胜,而奖金也会随着病人活的天数递增,最高会获得3倍回报。
于是也就有了,你前面看到的那一幕:他们在病人的旁边嘘寒问暖,其实是在询问病人的饮食等各种情况,好判断他们什么时候死亡。
他们也会在住院部和ICU病房外窃窃私语,和会员们深入交流经验:
“这局怎么看?两个月妥吗?”
“不急,先观望两天进食情况。”
他们的眼睛也会时不时地瞥向心电图,嘴里念念有词、心里默默盘算,因为病人的心电图和生命指标在他们的眼里,就像证券交易大厅里的K线。
而这条线决定着他们是输钱还是赢钱。
死亡赌局就这样在这条街上开枝散叶,你只要走两步,就能看见各种各样的“互助会”。
热情的工作人员详尽地介绍游戏的玩法和暴富的神话,俱乐部的墙壁上贴着长长短短的奖金回报表,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G点。
最大规模的“互助会”阡泰公司,有几百名业务组长。
他们的任务就是搜寻癌症病人和会员,目前会员已经超过3万人;其他小一点的“互助会”,平均规模也有500-1000人。
就这么一条小街、就这么十几家机构,可他们的年产值居然高达2亿元!
而这些钱的去向,由那一个个癌症病人的命决定。
刚看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咩咩心里好奇:救死扶伤的医生们怎么会同意呢?病人危急的时候,他们是救还是不救呢?
05
后来才发现,还是小编太天真!
原来医生早已经参与其中。
而且他们还会接受庄家的贿赂,去控制病人的死亡时间。一方面自己还能下注押宝,两不耽误。
可是即便是这样,我心中还是产生了疑问:医生和病人非亲非故,就算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病人的家属呢?
他们总不会同意把自己亲人的生命,拿去做赌注吧。
可一个让我震惊的事实是:就连家属也参与其中。
他们和互助会签订协议,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绝不会让医生进行抢救,然后领着庄家和会员们进家门、进病房。
因为只要他们这样做了,不管病人多长时间死去,他们都可以获得10%的分红。
可是,难道所有的子女都是这样不近人情吗?
其实不是的,也有人不忍心,然而,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他们的不忍心寸步难行。
曾有位老人得了绝症,所有人都觉得他顶多活半年,家属早早地签下放弃急救的同意书,赌徒们纷纷下了重注。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就是一块放在砧板上的肉,丝毫不能动弹,奄奄一息,他的生死从没像现在一样,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即使没有人是出于真心,即使很多人对他评头论足,都盼着他半年内断气,但那又怎样?
一时虚伪的热闹,总好过孤零零等死。
第四个月时,老人正处在弥留之际,所有的人都准备,领上一大笔钱,谈论着怎么去快活和怎么改善自己未来的生活。
病房里的气氛,一片喜悦祥和。
可是祥和的气氛很快被搅合,煮熟的鸭子还没到嘴就飞了!
老人的一个儿子知道父亲病危后,从外地赶回来,他并不知道有赌局这回事。
看着痛苦弥留的父亲,他力排众议,一再坚持要医院抢救,老人终于从鬼门关救了回来,安心地多活了一年。
然而,因为这个儿子的孝心,在这场赌局里,没有人赢钱。
赌徒们的投资打了水漂,家属因为破坏协议,分红也被没收了,于是,这个孝心救父的儿子,却被所有家人痛骂,他成了整个家庭的罪人。
06
所以,那些作为赌注的病人,大部分是不会被急救的。
幸运一点的,能在日常药物的维持下,自然而然地死去。
更多的则是不幸的人,因为,庄家会及时出面,劝说家属放弃治疗,贿赂医生消极治疗。
会员们也会为了赢钱,悄悄拔掉输液管。
还有一种更奇怪的事情是,病人们会“被死亡”。
因为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会员们为了赢钱,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伪造了他们的死亡证明。
而这样的事情,在十甲东街,像吃饭一样稀松平常。
你可能会问:这样的事情不是违法的吗?
很多记者也这么想,于是他们不遗余力,跑到这里打探采访。
得到的答复是:
“我们是临终关怀院,我是临终关怀经理,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临死病人筹集丧葬费。”
筹集丧葬费。。。
的确,也就是那10%的分红,让这些家属安然参与其中。
可是,庄家、组长、会员,每天那么多陌生人,在病床前品头论足,那个老父亲真的不知道吗?那些病人真的不知情吗?
其实,他们也知道。
可是,他们宁愿作为死亡赌注,在陌生人的目视和期待中,一点点走向死亡。
因为,被薅了一辈子羊毛的他们,绝症中拖累了子女的他们,在这场金钱游戏的狂欢里,终于再次彰显了价值。
就像一只温顺的绵羊,被剃了一辈子毛,但扒皮只有这一次,痛是痛一点,可是为了子女,他们心甘情愿。
毕竟,他们的子女们不用再为丧葬费发愁。
更不会因为谁出钱多谁出钱少,而大打出手。
不给子女添麻烦,不让家人左右为难,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了。
即使是在他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咩咩突然觉得他们像极了那些自己住进养老院的老人们、像极了那些自己照顾重病的老伴,而不去打扰子女生活的老人们、像极了那些身患重病却没钱治疗,自己喝农药自杀的老人们···
之前看到过这么一个新闻:
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了7天假,回去看望病危的父亲,结果两三天过去了,父亲还没有死。
于是他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
接着,老人就自杀了。
儿子如愿以偿,在7天内办完了丧事,然后回城继续上班。
07
可我不得不说,这位父亲还算是幸运,最起码儿子为他办理了丧事。
在湖北农村,有位69岁的林大爷,患上尿毒症20年,子女都在广东打工。
有一天吃完午饭,他自己去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然后坐在堂屋中间,一边在火盆里为自己烧纸钱,一边喝下半瓶农药。
因为他担心,他死了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为他送终。
可是纸钱刚烧了一半,他就躺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像这两个新闻中的老人,在中国数不胜数。
细心观察一点你会发现,时不时地就会曝出农村老人自杀的新闻。
你的感觉是没有错的,中国农村老人自杀的数量正在连年上升。
可是倘若你觉得这些都是穷导致的,那你就错了,因为许多城市中的老人,正在面临着同样的绝望。
四川的朱阿姨独自照顾瘫痪的老伴已经5年,可她却没想到,有天半夜翻身时,把老伴摔到了地上。
通讯录里100多个人,却不知道打给谁,女儿嫁在了外地,半夜里亲人们都在熟睡。
后来她实在没办法,跑去央求小区的两个保安,来帮忙把老伴抬上床。
她一再保证,出了任何事和他们无关,保安才来了。
这种有两个人结伴,能互相照应,还算是好的。
在南京的一个老居民区里,有住户3个月没有见到邻居,某天突然闻到对面屋子传出一股异味,他马上把情况告诉了居委会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联系警方,撬开房门后,发现了一封遗书。
寥寥百余字,一半的内容都是在告诉女儿:
回来处理他遗体的时候,怎么样才不会被染病。
最后还不忘一句:“遗体火化,一切从俭”。
可是即便如此,去世了整整76天,他都没有等到女儿。
08
而这样的悲剧,在当今的中国,几乎每天都在重演。
根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已经超过2.3亿。
占总人口的16.7%,而按照目前的趋势,人口老龄化只会越来越严重
结果会是什么呢。
寻梦环游记里说:“对于一个人,当世界上不再有人记得他、当世界上不再有他的照片、当世界上所有有关他的回忆都飘散不见,在历史中凋零,他也就彻底死去了。”
可是有多少老人,他们明明有子女,子女却在城里打工回不来;他们明明还有呼吸,却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死去。
相比较而言,一个非常讽刺的事实是,台湾那些被作为赌注的老人,在临终时的热闹虽然虚伪,可是他们终究比这些独自死去的老人,要幸运多了。
要么在狂欢中孤独死去,要么在冷漠中孤独死去。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如今老人的宿命。
这些正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的父辈身上,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老去,可那一天的我们,又该如何离开这个世界?
王小波说:“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
似水流年就是我们当下的每一天。
为自己而活,就算以后死于孤寂,毕竟你在年轻的时候,经过了大风大浪,看过了人山人海。
悲哀的不是无人送终,而是付出所有,还是孤独死去。
别再用“老了怎么办”去绑架年轻人结婚生孩子,更不要说他们不结婚不生孩子,是不懂生活。
或许我们都要接受一个事实:即使平凡,也各有各的活法,平凡之中,也有无数选择。
世界的美好在于它的丰富。有人奋不顾身投入到热气腾腾的生活,就有人冷眼旁观说“人间不值得”。
道不同,彼此祝福,是最大的善意。
👉优品推荐【请滑动并点击标题查看】
人怎能让尿憋死?—广告—
详情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下一篇:中美摊牌, 全线暴跌!史诗级大风暴或至, 怎样保住你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