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生活文章详情

机关枪都打不下来的无人机,我们要怎么对付?

2017-12-06阅读 1360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 我要关注

无人机技术从军用转向民用之后发展极其迅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全球众多科技公司就将民用无人机带入一个足以改变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新高度,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军用无人机。



然而,人们在看到民用无人机在救灾、送货、信息收集等方面的优势之外,却越来越担心它被坏人利用。这样的事情早些时候已经在日本发生了——一架携带放射性物质的无人机,飞到了日本首相官邸,而日本警方对此束手无策。



于是,在美国国防部的组织下,一场狩猎无人机的游戏开始了……


 

国家地理


击落无人机有多难?

我们先到美国最大型的机枪射击活动现场,看看在机枪子弹的枪林弹雨中无人机是否会被打的粉碎。



会场里全是货真价实的“大家伙”,万弹齐发的威力可以轻松撕碎一辆卡车。



感受一下70挺机枪一起开火的震撼,想想火力区域会被多少发子弹瞬间封锁!



然而,即便在如此密集的火力之下,会场中的无人机操作员还是淡定的说:如果允许,我绝对能在被他们击中之前让无人机飞走——看来用“大炮打蚊子”并不适合这场高科技的对决!



而且,应对无人机袭击,并不能一味的想办法将其击落。因为与日本首相官邸的无人机事件类似,如果贸然击落携带危险物质或炸药的无人机,并不能起到预防或瓦解破坏的作用。


那么,在美国国防部组织的无人机“狩猎”实验中,有哪些应对无人机的有效方法呢?


捕 捉

我们先来看看机关枪升级版的无人机捕捉网发射器。它可以发射带有降落伞的捕捉网,将无人机击落的同时,能够避免硬着陆,而且人们可以从捕捉的无人机内部数据中,获取相关罪行的调查证据。



但这种工具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你需要用肉眼观察到无人机的活动;其次,你的射击成绩必须是优!



而且这种依靠人工装弹的方式,显然也不适合应对无人机群的进攻。




遣 返

因此,应对无人机还是需要更高科技的手段才行,比如——手持无线电频率干扰器。



这种应对无人机的武器使用起来就像枪一样,只要对准无人机“开枪”,即可激活多数消费级无人机的“返航”功能,强迫无人机掉头飞回起点。



手持无线电频率干扰器,利用了无人机飞行时需要保持与操控者或全球定位系统的通讯的特点,干扰通讯信号即可强制“遣返”无人机。



但缺点是仍旧需要肉眼确定目标和手动攻击,存在很高失误的风险。而且,干扰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通讯在美国是被严格禁止的,所以该设备只能应对人工遥控模式的无人机,对于预定GPS路线的无人机无能无力。



不过,使用相同的原理,另一个公司展示了他们的升级版无线电频率干扰器——升级版的干扰器使用雷达探测无人机,能在肉眼视距之外发现目标;随后,电脑控制能360度转动的干扰天线,向目标发射干扰,将目标“遣返”。



升级版的干扰器解决了依靠人眼识别和手动射击的风险,同时也初步具备了应对无人机群攻击的能力。但它仍旧不能干扰预定了GPS路线的无人机。




劫 持

到这里,反无人机的“武器”已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但似乎无人机的发展要更快一步!


相对于只能应对手动控制的干扰器类的武器,无人机自主化的发展非常迅速。通过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无人机已能够自行躲避障碍物。在将来,人们只需要制定目的地,无人机会自行规划路线,并躲避飞行路线上的障碍物,完成飞行任务!


如此一来,坏人岂不是要利用这种聪明的无人机为为所欲为?



也不尽然,因为还有“劫持”这个最黑科技的方案,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劫持”无人机,实际上就是破解通讯协议,“黑”入无人机的通讯线路,改由劫持者控制无人机。说来简单,做起来就难了。例如由中国大疆公司开发的光桥无人机通讯协议,就难住了测试公司,他们甚至不能在雷达上发现使用这种协议的无人机。一阵唏嘘之后,他们只能等待使用其他协议的无人机入场。



但应对使用其他协议的无人机,该公司设备的效果出奇的好——他们发出的劫持信号,甚至无法让模拟进攻方的无人机起飞,也算是扳回一城。



到此,我们可以看出,面对日新月异的无人机软件系统,反无人机设备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就像矛与盾一样,在享受无人机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我们也的确需要认真防范利用无人机肆意破坏的犯罪行为!



热门视频

合作、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国家地理合股企业(National  Geographic Partners LLC,简称NGP)是国家地理和21世纪福斯的合资企业。自国家地理成立129年来,一直将探险和探知世界为核心发展理念。如今,NGP将覆盖全球的国家地理电视频道与国家地理杂志、新媒体,品牌授权,以及体验娱乐等资源全面整合,旨在把更多、更新、更深入的讯息分享给公众。目前,国家地理通过45种语言,触及遍布全球171个国家,超过7亿3000万人。与此同时,NGP每年会将收益的27%回报给非营利组织——国家地理学会,用于支持科研、探险、保育和教育等工作。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国家地理

上一篇:揭秘世界上最长的人行玻璃桥

下一篇:谁也想不到的大扫除致富法 |《寰宇微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