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这么好空气质量,还忙着创建文明城市,看到这种跪舔言论,我朋友圈都炸了好吗?
我在你母校实习过中学老师,还见过你,能别这么丢人吗?
MDZZ,这女的还是学心理学的,对不起,就算影响我形象,这波我必须撕了。
1、
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受学校邀请,当着全校师生做毕业演讲,这本应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我们所有的中国留学生都应该为他们骄傲。
然而日前,一名叫杨舒平的中国留学生在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却让中国留学生尴尬不已,最可笑的是她的妈妈就坐在台下,也许是听不懂英文的缘故,她感到特别的骄傲,也许当她知道自己的女儿都讲了些什么了之后,想必她再也没有颜面说起女儿的这次演讲了。
杨舒平演讲的内容主要围绕两大点,一个是新鲜的空气,另一个则是自由。
从她整篇的演讲稿来看,我始终对她参与演讲的背后有着别样的质疑,这份演讲稿的审核人又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看毕业演讲的。
歪曲不实的论证,还有演讲时那讨厌的微笑,外国的牛排瞬间代替了中国的白米饭,这样的转变和养了一只白眼狼有什么区别。
你总说:人们经常问我:为什么你选择来马里兰大学?你的回答永远是:新鲜的空气。
当我知道你是昆明人的时候,我得内心是难过的,是伤心的,这个被称为“春城”的城市在你的眼里是那么的不堪。
2、
其实我这个人是不喜欢撕逼的。
但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昆明人,而且是刚被邀请参加“创建文明昆明活动”的自媒体作者,看到这种消息,不开炮怕是不行了。
我朋友圈里,曾经教过当事人的中学老师,已经率先开炮了,她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这种带口音的乡村英语,不知道马里兰大学怎么教的。”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表示认识当事人,高三和她同班,知道她热爱美国文化,加入姐妹会,自己做编剧。
但没有想到她出国不到五年就忘了本。同学不禁怀疑,她是为了绿卡而下了一盘大棋。
我以前的学生告诉我,她们打算戴口罩抗议,口号是:只需遮羞,不需防尘。
确实,我真的为这位杨舒平女士感到羞耻(为什么我不叫同学,因为我还要脸,我教不出这种反骨仔),她爱不爱国的事情先不说,我们先来说说这演讲的水平咋样。
本演讲主旨,大概就是两个
(1)美国空气又甜又美,她在昆明要戴五个口罩,否则就会得病。
(2)美国有言论自由,中国没有,同学们要珍惜美国的民主。
就这水平,能够代表马里兰大学毕业生?
但凡有点常识都知道,真正纯净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阁下如果闻到美国的空气又甜又美,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吸毒了,已经能够闻到美国校园里散发的大麻味。
其次,昆明的空气质量咋样呢?
2016年数据显示:昆明主城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要求,优良率达98.9%,其中优级天数为146天,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城市排名第九,在省会城市排名第三,是全国唯一进入前十的内陆城市……
也许杨女士居住的是一个假昆明吧,至少和我所在的昆明不是同一个。
如果昆明这样的空气质量,她都非要戴五个口罩才可以呼吸,那我只能说,她的嗅觉已经十倍于狗,而且专闻臭气。
但这样的解释也不对啊,杨女士在演讲会场上没有戴口罩啊,既然她嗅觉如此灵敏,那全场要是有人放个屁,她还不得被熏死。
所以,杨女士的鼻子从来都没灵敏在空气质量上,她只不过脱下了隔离空气的口罩,换上了一副摇尾乞怜的面具罢了。
有句话叫:香云遍山起,浊人不识鲜!心理学毕业的杨女士应该好好理解下这句话。
请记住,当你在一个地方出生,如果这个地方真的很糟糕,你首先要学会担当和怜悯,为改变环境做贡献,这是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根本。
相反,如果急于逃离你出生的地方,带着一种“终于跑出来的侥幸”,回头嘲笑你故乡的同伴。那我只能说,你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畜生。
我知道很多人为了留美国,嫁60岁老头的,搞民运的,贴大字报的,飞机上生娃的。但没有哪个像这位女士一样,敢在一个曝光率极高的地方,睁眼说瞎话。
只能说,她为了向洋大人纳投名状,已经不惜血本。她知道这样的言论会在微博和公众号上引起剧烈的批评。
那刚好,她就可以抬着这些截图,哭诉自己因为说真话,而遭到政治迫害,博取山姆大叔的同情,从而永远在美国呼吸新鲜空气。
我相信她会成功,会赚的一大笔钱,会写出“求祝福,求鼓励”这样的文章来洗白自己,但请你记住,你千万不要回昆明,因为昆明人不会原谅你。
也许那个地方确实非常有言论自由,但有些人一旦不长脑子,言论自由就变成了自取其辱。
或许杨女士也没有想明白,她根本也没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她只不过被洋大人用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吊着往前走,在上演了这么一次拙劣而又幼稚的表演后,她对洋大人也就再无利用价值了。
杨女士,我善意提醒你,无论是在中国的网民,还是在山姆大叔面前,你都不过是一个弱者。一个被人群起攻之,而又被人肆意摆布的工具罢了。
你还年轻,有些东西可以不急,所以有些游戏不要加入,一旦加入便死无全尸。
3、
其实,真正值得玩味的是,为什么这种水平的演讲,可以出现在一所名校的毕业典礼上。我肯定,毕业生的演讲稿,学校是要过审的,即便学校不看,会抽中这么一个人,我相信不会是一个偶然。
一个优秀毕业生,在毕业演讲里,丝毫没有提到学校的学术氛围,没有提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更没有提到学校四年来对学生的栽培和改变,相反只提到了空气和政治。难道一个学生来留学,是来旅游和洗脑的吗?
微博看到了一些自称马里兰大学学生的网友,提供的两件事:
(1)在马里兰大学,赞扬马克思主义是会被开除的。一个国内名校的领导集体去马里兰大学访问,唯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被赶出学校,其他领导继续参观。
(2)同样在该大学,教授在台上发表辱华言论,台下的留学生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装傻,躲在后面充耳不闻。一位留学生起身辩论,几名美国学生还帮腔,结果被一起请出教室。
走的时候,中国同学目送他离开。
以上两件事查无稽考,但可以看到,马里兰大学并没有那么的言论自由,反倒是严重的双重标准,逼得一些人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甲午大海战电影里有这么一句话: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记,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结果到了今天,国外的大学开始下功夫,用一些手段抹掉留学生身上的华夏印记。大学愿意传你知识的前提是,你不能再报效祖国。
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个交易。
接受这个交易的留学生,就要下定决心走一条不回头的修罗之路。如果还要一边做着伤害国家和故乡的事,一面想办法在国内捞钱求原谅,那就太不地道了,那个谁谁不就被封号了吗?
美国人很清楚如果在追求阳光,就必须要容忍身后的阴影。可是,杨女士,你作为一个外来人,你在享受自由的同时,做好承受代价的准备了吗? 我所好奇的是:
如果她真的来自于昆明——那云南可是欧美众多NGO云集的地方啊?而且,这些欧美学生们,不应该也是NGO的主力人群吗?
总不应该不知道云南的空气质量吧?
发现似乎有人用力过猛了:
还有我这个回答里的:
那么,我对此只能表示:洗地的时候不要用力过猛,留几分转圜余地比较好。不然,洗到最后让大家发现那一块原来不是脏东西,而是是地板本身的问题,那就不太好了。 大家骂得这么开心,正中杨小姐想拿绿卡之下怀。知乎上随便说说,微博就不要给她留言了,省得她拿去给美帝看,求得凤姐一样的绿卡理由,人家可就如愿以偿,真的再也不(回)用(不)回(了)国了呢。 要想做出什么事业,怎么会没有几个不眠之夜呢,为了以后能更舒服的睡,今晚就不打算睡了。(记于凌晨3.42)
正文:
看了好多回答,我发现好多朋友都找错了重点。
我们从小就被训练一种写作方式,从一件具体的事例中抽象出一种“感悟”,从一个具体的社会现象中提取一种“价值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写个最基本的小学生作文:《顽强》, 你会怎么写?换我来写肯定就从石头底下冒出来的小草写起,说实话,你这颗小草自己长在石头底下你活不活下来冒不冒出头关我屁事啊,特别是那种生长在墙缝里就差挖人墙角的小草草,我恨不得给你浇上一壶热水好吗? 但是为了拿分我们不能这么写啊,我们要极劲的把小草勃起的故事引申到“顽强”的意义上来,最后让人恍然大悟:哦,你特么终于牵强完了。
所以,话说回来,这位yang小姐只不过是在用小学生写作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而已。 昆明的空气好不好,她带几层口罩几片卫生巾跟Fresh air 有个屁关系啊,不就是用来引出那句:I felt free,democracy嘛。
有些话吧,私底下说说抱怨一下什么的无伤大雅,可是真拿到台面上来说可就是大新闻了,想想当年的毕姥爷,血泪可是历历在目啊。当时看视频的时候就把我看笑了,这小妹妹是不是中二期还没过呀,怎么说出这么“get sick”的话,去她微博一看,我擦,声明那叫一个强烈,那叫硬气,一个老子就是这样,你能拿我怎样的姿态吓的我差点吃了晚饭~可悲。
平心而论,我觉得留学生分为三大类:一种是看得见的优秀的那种精英,通过自己的实力来不断改变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 一种是没啥改变世界的大能耐,但是尽力不给国家抹黑不给社会添麻烦的吃瓜群众。还有一类就是通过贬低自己以期望得到认同感的小杨妹妹之流了,这不酷,这没有意思,最惨的是这位小妹妹费心积率找出来的“小草”还特么是死的,昆明的网友纷纷发声,打脸打的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昆明空气差?你特么是住了下水道里吧!上街戴五层口罩?用来遮住你那美丽的双眼,用“想象力”来“独立思考”吧。其实我倒不觉得这事到了爱不爱国的地步,但说谎和造谣总是一种罪恶。
我觉得习惯各打五十大板和稀泥的人民日报肯定会对这事做出评论员文章的,甚至可能现在就有编辑在加班敲字呢,拭目以待,嘿嘿。(看热闹不嫌事大)
最后,说点听到的典型案例,诛心之论,不足为外人道:有些人,父母公职贪腐,花钱送子女某国读书,子女黑中国政府,申请绿卡留居美利坚,父母退休后转移财产赴美团聚一望千年~ 听说小妹妹的家庭也是体制内的。当时演讲的时候妈妈就坐了台下,如果她妈妈听得懂的话,特别想知道她脸上是什么表情。也想知道留在国内的她爸现在是不是很尴尬。 我觉得不是演讲有问题
是她脑子有问题……
我开头还以为她第一句话想开个自嘲的玩笑引入正题的,结果就这么正儿八经地讲下去了...讲下去了...
英语倒还不错 柴X和柴X合体了 我在洛杉矶,经常会在坐Uber的时候和司机扯淡,有时讲起中国,司机们大多数的反应都是:哇中国的经济很发达诶!(偶尔也会有逗逼司机说:我会讲中文诶!)
然后我就会给他们泼冷水:其实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减速,而且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很高,贫富差距也很大,有点像是金融危机前的美国等等。
然后司机就会开始和我一块儿吐槽美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还有一次碰到个拉美的司机跟我吐槽他自己的国家如何腐败于是他决定到美国来讨生活……
另外,洛杉矶常年晴朗,而且天空几乎永远是湛蓝湛蓝的,虽然私家车很多,但是总的来说空气质量确实要比北京好得多。
于是有时和司机聊到天气的时候,我也会说:啊我很喜欢洛杉矶的天气呢,不像我本科所在的城市(北京),雾霾特别严重,有的时候还刮沙尘暴。
然后司机就会开始和我一块儿吐槽美东的暴雪,或者最近洛杉矶反常的阴雨绵绵多么让人不舒服。
我通常不怎么和Uber Pool的其它乘客聊天,但是有几回碰到特别热情的司机(你没看错,一般是因为司机特别热情,鼓动大家一块儿聊天)于是会聊几句。大概是在川普当选之后不久,我和两个美国学生拼车,然后就谈到了选举的问题。一个美国学生问我:你们在中国没有民主吧?
我回答说:我们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一种代议制啊,这也是民主啊。我们只不过没有你们那样直接每个人选总统罢了(我就不说你们其实也是选举人团啊……),当然一层套一层地“代表”搞得我们都不认识那些“代表”我们的人也是个问题。
然后大家一块儿吐槽美式民主多么有问题,以及意外地发现原来他们俩并不讨厌川普。
以上这些,我们统一称之为:“客套话”。 这个事情套路这么熟练,都见得多了,无伤大雅。
这么多年这么多事,美国人还是那样地少年,欢喜肆意,仿佛从未经历风霜,我真羡慕他们。
陈丹青说那年他第一次去美国大吃一惊,因为街上男男女女,都长着一张没被欺负过的脸。这是什么啊,这是山巅之城的神民,他们充满勇气,正直而富有判断力,热切地自信着。如果你还记得李白如何书写盛唐人的华彩,美国人只会比他们更意气风发光辉灿烂。
所以他们收容了在中国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有旧贵族也有盲人,有僧侣也有教师,有律师也有学生。这种慷慨和悲悯给了许多人希望,不用下辈子,这辈子就能美利坚。有人说美国人这么做是为了反华,我其实更愿意相信他们是出自拯救世界的纯粹的热情。
你看中国,你看知乎,来过几个伊朗小公举清晨阳光,人心就变了。毕竟“穷怕了”。
现在中国围观群众喷爽了,这个学生也就要达到目的了,美国吃瓜群众满足了。如此皆大欢喜的事天底下并不多。
其实我不该臆测杨女士就是为了留下来。如果杨女士其实并不是为了留在美国,她在发表演讲时应该能想到,北美留学生圈子很小,又不乏海外小粉红,她将会为这次不恰当的演说付出代价,但很快人们就会忘记这一切。只是先驱者的事迹俯拾皆是,我只好谨慎地作此判断。十几年前,一位曾经喜欢我父亲多年的大龄单身阿姨,就拿了律师执照然后以政治迫害名义成功登陆美利坚;不甘心一辈子洗脚的凤姐给“反华势力”举了那么久的牌子才留下来,她退无可退,身后就是大西洋;而这位杨女士家境不错,也许不会那么艰难,如果她只是表达对美国的爱,并没有必要如此夸大和扭曲以直击美国人的“痛点”。这些人的所做所言,我不觉得全然出自真心,她们确实可能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配合需要精神满足的美国人演戏。无论是何种目的,我祝她们都得偿所愿。
就跟当年夏业良一样,两小时课堂上辱华一百分钟,坚持了好多年,才终于能在加州和大和尚热比娅贺卫方之类的中国人民老朋友聚一聚,然后前脚被解雇后脚就跑路美国。北大学生喜大普奔,美国人道德高潮,夏本人如鱼得水。没有人因此失去了什么,现在也不再有多少人提起。做人最要紧是开心,辱华这种小事,别放在心上。
“都是小人物,就别说什么大话了”。
生态系统如果物种太单一,就很脆弱。万紫千红才是春。不是小好是大好。
页:
1
[2]